高雄土地標售遇冷!建商縮手 林姓投資人豪擲14億逆勢進場
2025年6月25日,高雄市地政局舉行第二季開發區土地標售,結果反映當前房市冷清現況。本次共推出5標6筆土地,總底價14.86億元,但僅吸引5封標單,最終標脫3標4筆土地,總得標金額14.1億元,標脫率60%。其中最受矚目的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1,138坪住三土地,由林姓自然人以8.21億元得標,溢價率僅3.88%,顯示建商購地意願低迷,市場觀望氣氛濃厚。
投資人縮手,僅個案逆勢突圍
自2024年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高雄房市買氣急凍,貸款條件趨嚴影響建商與購屋族進場意願。本次標售中,僅高雄大學區段徵收區與中都重劃區兩筆大面積土地順利標脫,其餘如96期重劃區土地則無人問津。
1. 高雄大學土地低溢價得標,建商競爭趨保守
第四標高雄大學1,138坪住三土地,鄰近藍田公園與援中國小,具景觀優勢,吸引泰郡、福懋建設等3家業者競標,最終由林姓自然人出價8.21億元得標,每坪72.08萬元,溢價率僅3.88%,遠低於過去市場熱絡時期的10%以上溢價水準。
2. 中都商二土地高溢價35.59%,用途引關注
第二標為中都重劃區588.6坪商二土地,由同一林姓投資人以5.89億元得標,每坪100萬元,溢價率高達35.59%。不過商仲業者指出,該地受限高規定,開發彈性較低,未來規劃仍待觀察。
3. 建商觀望,市場等待政策鬆綁
目前高雄房市受央行限貸令影響,預售屋交易量年減逾60%,建商推案與購地態度轉趨保守。部分業者預期,若9月央行理監事會放寬房貸限制,市場買氣可能逐步回溫,帶動土地交易活絡。
專家觀點:長期仍看好高雄發展
儘管短期房市低迷,高雄地政局強調,開發區土地標售所得將用於市政建設與公共福利,並看好高雄長期發展潛力。尤其楠梓、橋頭等區受台積電設廠效應支撐,未來若政策放寬,仍可能吸引資金回流。
市場調整期,投資策略轉趨謹慎
本次標售結果凸顯當前房市「量縮價穩」格局,建商購地策略趨於保守,但仍有投資人逆勢布局優質地段。未來市場走向將取決於央行政策動向與經濟復甦情況,短期內高雄房市仍處於調整階段,買賣雙方需審慎評估進場時機。
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