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房市抗跌強!信用管制一年,高雄三民區交易量降幅最少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自去年9月19日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以來,北北桃地區成屋交易量明顯萎縮,但中南部部分區域交易仍相對穩定,尤其以高雄三民區減幅最小,成為全台房市「抗跌指標」。
永慶房產集團依實價登錄資料統計,信用管制上路一年後,七都各行政區交易量普遍下滑,但量縮幅度最少的前六名全由中南部區域包辦,其中高雄三民區僅減少36.7%,南部區域如苓雅區、前鎮區也名列前十。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高雄三民區生活機能成熟、房價親民,加上交通便利與學區完整,吸引首購與自住族穩定進場;苓雅與前鎮區則受捷運雙線網絡與亞洲新灣區建設題材支撐,剛性需求穩定。
分析原因,中南部房價基期相對低,購屋總價負擔較輕,自住族比例高,投資性買盤少,即使信用管制上路,市場反應仍相對平穩。加上南部區域建設與產業發展持續推進,如南科、亞灣園區帶來人口及就業穩定,也成為房市支撐的重要動能。台中西區、台南東區等中部城市亦展現類似特性,商圈完善、生活機能成熟,吸引長期置產與自住族群。
相較之下,北部房價高、貸款依賴度大,信用管制影響更明顯,整體交易量降幅較高。但即便如此,核心自住區如台北大安區、新北中和區仍展現穩定需求。陳金萍指出,大安區因名校集中、生活機能完善,吸引高端自住與置產族,即使房價高、貸款條件收緊,也仍有穩定支撐;中和區受捷運中和新蘆線與環狀線串聯,配合新案供給穩定,吸引換屋與首購族進場。
整體來看,全台成屋交易量雖因信用管制普遍收縮,但量縮幅度較小的行政區多具價格合理、自住穩定及建設題材支撐,展現長期韌性與潛力。陳金萍建議,對購屋族而言,關注這類「量縮少、支撐力強」區域,無論自住或長期投資,都具相對安全與增值空間。
M觀點:
信用管制下的房市呈現「北高南穩」分化格局。南部低總價、剛性自住需求高、區域建設持續推動,使部分區域交易量減幅有限,凸顯長期抗跌力;北部高房價區雖交易量縮,但核心精華地段仍受穩定剛需支撐。對買方來說,選擇價格合理、生活機能成熟、產業及建設題材明確的區域,能在市場波動中保持相對安全與成長機會。。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