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天橋拆除潮來襲!雙北基隆同步推動人本交通 公館圓環首個上班日順暢過關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台灣都會區正迎來人行陸橋拆除潮!新北板橋府中遊龍天橋因去年電梯墜落事故將於19日拆除,基隆最大量體天橋也預計年底拆除,台北公館圓環則已進入拆除工程。這波城市空間改造計畫首個上班日順利通過考驗,象徵著台灣都市規劃正式從「以車為本」轉向「人本交通」的新時代。
三大工程同步啟動
1.新北府中遊龍天橋:去年10月發生電梯墜落事故造成2人受傷,封閉多時後決定拆除。這是新北升格以來拆除的第59座人行陸橋,拆除後全市將剩95座。周邊環境復舊工程預計10月中旬完工。
2.基隆最大天橋:位於八堵路、國安路口的人行天橋,因考量高齡者、身障人士使用不便,橋墩占用人行道空間,最快年底拆除。拆除後基隆全市尚餘9座天橋。
3.台北公館圓環:曾連續7年蟬聯全市交通事故熱點第一名,9月13日正式動工拆除。工程先封填地下道(44天),再拆圓環(21天),改為正交路口,預計11月下旬完工。
台北市交通局評估,公館圓環改造工程可望減少約6成事故發生率
新北市養工處則指出,陸橋拆除後將大幅改善府中地區人行空間及行車視線。基隆工務處強調,天橋拆除後將還路於民,提供更友善的步行環境。都市計畫學者表示,這波天橋拆除潮反映台灣城市規劃思維的轉變:「過去為了車流順暢建造的陸橋和地下道,如今反而成為行人友善環境的障礙。拆除這些設施不僅能改善交通安全,更能重塑城市景觀。」
從陸橋到圓環,都市空間正在經歷一場寧靜革命
這波拆除工程不僅是硬體設施的更新,更是城市治理思維的轉型-從優先考慮車輛通行,轉向關注行人安全與生活品質。隨著工程持續推進,未來這些區域將呈現更開闊的都市景觀,打造真正以人為本的宜居城市。下午4時到晚上8時的下班尖峰時段,將是下一個考驗,也是城市交通改革的重要試金石。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