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房市矛盾期:政策放寬vs民眾購屋意願,誰主導市場?| M傳媒

房市矛盾期:政策放寬vs民眾購屋意願,誰主導市場?| M傳媒
M-news 房市矛盾期:政策放寬vs民眾購屋意願,誰主導市場?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新青安貸款明年 7 月即將到期,政策進入倒數階段,最新統計也浮現不同於以往的變化。財政部 20 日公...

房市矛盾期:政策放寬vs民眾購屋意願,誰主導市場?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新青安貸款明年 7 月即將到期,政策進入倒數階段,最新統計也浮現不同於以往的變化。財政部 20 日公布 10 月新青安資料,受理件數與金額終於止跌回升,達 3,787 戶、299.45 億元,但詭異的是,撥貸金額竟然續跌到 271.77 億元,創上路以來次低紀錄。行庫雖然開始「打開水龍頭」,但房市景氣冷、限貸與完工潮壓力堆疊,讓市場呈現一種「想借不敢買、銀行願借卻撥不出去」的奇特景象。

 

中華民國不動產金融知識發展協會 理事長 呂崑富 表示,過去新青安常由土銀、台銀兩大巨頭包辦破千件申請,但 10 月明顯不同,各行庫受理量分布意外平均,從 200 多件至 900 多件不等,不再出現「有人爆量、有人掛零」的懸殊狀況。金融圈人士分析,這與行政院喊話要求公股銀行「加快腳步」「不要卡件」有關,10 月的確能感受到行庫明顯加快進件速度。

 

財政部補充,目前新青安待撥貸案件已大幅去化,至 10 月底減少超過九千件,金額也消化了七成以上,原先一等就是三、四個月的狀況,現在多數案件已縮短到不超過兩個月。不過真正拖慢撥貸速度的關鍵,仍是民眾交屋流程,例如驗屋、過戶、設定抵押等,銀行再快也得配合買方時程跑。

 

金管會在 9 月開了第一槍,宣布新青安不再計入《銀行法》第 72-2 放款上限,八大行庫因此瞬間多出約 1,300 億的房貸額度,這一度讓銀行端如釋重負,也直接反映在 10 月數據上。除了台銀微幅下滑,其餘公股銀行受理件數全部回升。台銀 903 件仍奪冠,土銀 806 件緊追在後,合庫大幅回升到 610 件,其它如兆豐、一銀也都站上 370 件左右。

 

呂崑富說道,雖然政策放寬減輕了壓力,但房市買氣真的不強,主因是打炒房政策仍在、限貸未鬆、央行態度偏緊,加上房價高、供給暴增,民眾購屋意願自然不會太強。

 

更大的壓力其實來自「史上最大交屋潮」。

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九月住宅使用執照達 10.6 萬宅,創 1997 年以來新高。從 2020 到現在,全台已經累積 67.4 萬宅完工,相當於台北市全部住宅的七成。換句話說,這兩年建商瘋狂推案的成果正在一間間交屋,買方找銀行撥貸的需求暴增,銀行就算願意貸,也難在短期內完全消化。

 

呂崑富指出,這波交屋潮不是短期現象,而是長達五年的大循環。

推案爆量的 2021、2022 逐步完工,去年完工量更高達 13.8 萬宅,今年預估上看 14 萬宅,六都中又以台中最誇張,五年完工 12.4 萬宅,等於多蓋出一個花蓮縣,讓銀行端壓力直線飆升。

 

房市分析師表示,過去預售熱、轉手少,讓市場沒有明顯的供給壓力,但這一年預售銷售率明顯下滑,餘屋去化慢,房價面臨壓力的聲音也越來越多;再加上銀行因滿水位、風險控管而延後撥貸,新青安雖回溫,卻仍難逆轉整體市場偏冷的氛圍。

 

新青安走到政策尾聲,受理回升是好消息,但撥貸續跌、交屋潮壓力、買氣不振等問題卻仍如影隨形。

房市正處在一個「政策溫暖、體感卻不熱」的矛盾時期。

接下來半年,市場將迎來最關鍵的觀察點:是讓新青安續命?還是讓房市自行調整?政府、銀行、買方三方都在等下一步。房市怎麼走,已不再只是政策問題,而是信心問題。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呂崑富

中華民國不動產金融知識發展協會理事長
「房屋貸款知識家」平台創辦人/資深貸款顧問
深耕房產與金融領域多年,擅長房貸優化、資產規劃與解決各類貸款難題

知識傳媒 貸款達人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oannews82

==========================

金融菁英徵集令 

賣厝阿明 知識+ & 知識傳媒 
聯手出擊 攜手號召!!

雙平台合體  廣邀金融菁
不論您來自銀行、壽險、租賃
或任何貸款相關領域
都歡迎填寫表單
留下你的優勢與特色
未來媒合需求時
你將有機會成為第一線推薦人選!

立即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agoaBxDiEtGwbp8EA

歡迎轉發分享
讓更多優秀承辦被看見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