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魯閣全面退出國內商場經營,聚焦美國運動休閒市場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台灣零售業再傳大事!大魯閣20日宣布,旗下台中新時代購物中心與新竹湳雅廣場商場經營權,將以10億元讓與遠雄流通,預計年底前完成交割。大魯閣強調,這次決定是基於未來策略發展,將全面聚焦運動娛樂事業及海外市場拓展,目前在美國德州等地已經開設三家複合式娛樂休閒打擊場。
大魯閣近年來已將主力轉向休閒運動娛樂事業,尤其今年起積極進軍美國市場,開展運動休閒娛樂商場,並將資源投入海外子公司營運。對此,公司表示,出售台中新時代與新竹湳雅兩座商場經營權,除了籌措資金支持海外拓展,也是考量到國內百貨商場競爭激烈,兩家商場規模有限,營運挑戰大。
遠雄流通則看準這次機會,接手後全台據點將增至三家,除既有新北汐止遠雄U-TOWN的IFG遠雄廣場外,新增的台中與新竹商場將擴大其版圖。遠雄流通也強調,會持續維持商場營運品質,並整合周邊資源,發揮商場潛力。
分析人士指出,大魯閣此舉其實並不意外。
台中新時代購物中心屬中型百貨,去年因周邊台中LaLaport開幕影響,業績降至約20億元,雖然房東為富邦人壽,尚有10年租約及優先續約權,但競爭壓力明顯。新竹湳雅廣場則偏社區型,年營業額約10億元,房東為大潤發(大全聯),此次僅涉及經營權轉讓,金額相對小。對大魯閣而言,處分這兩家商場可集中資源於更具成長性的運動娛樂市場。
零售業觀察者認為,這波轉型凸顯出國內百貨市場的競爭白熱化。
中型與社區型商場在大型國際品牌及大型購物中心的夾擊下,利潤與成長空間受限,而大魯閣的策略轉向海外與運動休閒領域,符合近年休閒娛樂消費升級趨勢,也反映出台灣零售業面對市場飽和的挑戰。
大魯閣全面退出國內零售商場經營,是台灣百貨業的一個縮影:
競爭激烈、規模有限的商場面臨整合壓力,而資源集中於成長潛力更大的領域,或許才是未來企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對消費者與業界而言,這也意味著台灣商場格局將迎來新一輪洗牌,百貨市場的競爭與創新仍將持續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