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房市版互相傷害上演中!? | M傳媒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房市版互相傷害上演中!? | M傳媒
M-news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房市版互相傷害上演中!?  【M房產中心/台北報導】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這種互相擔憂的「雙憂循環」,可能讓房市陷入長...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房市版互相傷害上演中!? 

【M房產中心/台北報導】

「你擔心我繳不起房貸,我擔心你買不起房!」這種互相擔憂的「雙憂循環」,可能讓房市陷入長期僵局。這種心理現象正從網路延伸到現實市場。沒房族每天盯著房價曲線往上飆,心裡盤算著「有房族每個月背的貸款會不會壓垮他們?」;而有房族則觀察市場交易量萎縮,憂心「即使房價下修,沒房族也可能因經濟不確定性而卻步,房子賣不出去怎麼辦?」

 

2025年房市將呈現「價穩量縮」的格局,全年交易量可能回落至27萬至28萬棟,較2024年減少18%至21%,創近七年來最低水準。這種交易量萎縮的背景下,買賣雙方的心理預期差距日益擴大。房產專家認為房價將呈現市場雖然趨於冷卻,但仍然「有溫度」的狀態,不會全面崩盤。然而,這種「有溫度卻不熱絡」的市場狀態,反而加深了買賣雙方的焦慮感。房價雖有可能修正,但只會限於特定區域與個案,不會全面性下跌。這種不確定性正是「雙憂循環」的溫床。

 

走訪房仲門市,這股焦慮感幾乎可以觸摸到。

正積極看房的林先生坦言:「利率一直上升,我很怕買了房子後,每個月貸款壓得我喘不過氣。」銀行的限貸政策確實日益嚴格,過往大家認知的貸款八成、兩成自備款可能會降低到只能貸七成、三成自備款。這讓許多屋主負擔變沉重、籌不到自備款,造成買房門檻提高。

根據市場觀察,目前常見利率已經來到2.5~2.8%,相比過去的低利環境,購屋族的還款壓力確實大幅增加。更不用說台灣房價所得比已經攀升到令人咋舌的高度,以雙北市為例,平均家庭若想靠薪水買房,不吃不喝至少要15年以上。

 

而已經有房的張小姐則說:「雖然房子帳面增值了,但我擔心未來換屋時,找不到願意接手的人。」這種憂慮其來有自,預售屋交易量從每個月成交1.5萬戶,跌落到10月之後只剩下6000戶上下,顯示買方對後市的信心大幅降低。2024年房市因政府補貼與低利率資金湧入,推動了一波短期買盤。然而,隨著央行限貸政策收緊,貸款利率提高,建商逐步將購房壓力轉嫁給買方,導致許多購屋者因貸款條件變嚴而放棄購買。這使得2025年市場成交量大幅萎縮,房價難以大漲。

 

銀行業者也觀察到特殊現象:

許多潛在買方在核貸階段變得非常謹慎,主動要求降低貸款成數,就是為了降低未來還款壓力;同時,部分屋主也願意給出更大的議價空間,希望能順利成交。

 

雖然專家普遍認為2025年房價不會大跌,但不同區域的房市表現仍有差異。

如北市精華區、新北蛋黃區、台中七期、高雄美術館特區等地,因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剛性需求較強,預計房價跌幅較小,僅約5%至7%。然而,部分過度投機炒作的區域,如重劃區與遠離市中心的蛋白區,由於過往漲幅過於輕浮,將導致預計跌幅更為大,跌幅至少約達15%至20%。隨著預售屋市場投資買盤減少,預售屋價格可能會面臨較大修正。而近3年即已完工的新成屋逾40萬戶,同時由於產品本身公設高加上偏向2房小宅化產品,因此只要本波平轉潮無法順利進行,新成屋房價向下修正的壓力將更加嚴峻。

 

這種「互相擔憂」其實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未來經濟的不安全感與集體焦慮。

與其每天猜測對方的壓力,不如務實面對市場現實。房市專家建議,有剛性需求的買方可以趁盤整期仔細挑選物件,精算自己的還款能力;屋主也應合理定價、適度讓利,才能打破這種「雙憂循環」,讓房市回到健康交易的軌道。對於沒有迫切需求的購屋族,2025年則建議暫緩購屋,並等候局勢明朗之後再行進場購屋,同時應慎選區域,避免買入投機性過高的重劃區。

 

若是剛性需求,如結婚、生子等,則可以試算該區域租屋成本及購屋成本之間的落差多大,經統計試算之後,許多地區的買房優勢已經遠不如租屋的選擇。

 

正如專家所言,「與其擔心未知的未來,不如把握當下,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畢竟房市不是誰焦慮得多就能贏,而是誰能清楚評估自己的能力與需求,才真正能在這波房市中站穩腳步。在「雙憂循環」的迷霧中,保持理性與耐心,或許才是突破困境的關鍵。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