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貸款
房仲
社宅
修繕
賣厝阿明Line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預售屋變「預哭屋」!他簽約後每晚失眠 網淚推:勇敢斷捨離才是真智慧 | M傳媒

預售屋變「預哭屋」!他簽約後每晚失眠 網淚推:勇敢斷捨離才是真智慧 | M傳媒
M-news 預售屋變「預哭屋」!他簽約後每晚失眠 網淚推:勇敢斷捨離才是真智慧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好想解約,但又好不捨。」這句話,道盡了不少預售屋買方的心情。原本懷抱著「先卡位、慢慢...

預售屋變「預哭屋」!他簽約後每晚失眠 網淚推:勇敢斷捨離才是真智慧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好想解約,但又好不捨。」這句話,道盡了不少預售屋買方的心情。原本懷抱著「先卡位、慢慢繳」的希望,卻在政策急轉直下、資金壓力飆升的環境中,變成每日的煎熬。一位網友在買房知識家臉書社團無奈表示,自己買下預售屋後,本以為是圓夢的開始,結果卻成了壓力的來源,「心裡每天都在拉扯,要不要解約?」

這位網友說,買房是多年來努力的成果,也是家人期待的目標。

當初看到心儀的預售案推出,房價看似「還能接受」,又有建商提供寬限期、低首付的方案,於是咬牙簽下合約。沒想到才過沒多久,政策變了、環境變了,央行緊縮貸款、房市管制升級、工程期延宕,甚至連房價都不像預期那樣「穩定」。原本的夢想,開始變得沉重。

他坦言:「真的很想解約,但想到違約金、想到親友會覺得我不理性,還是會退縮。」這樣的心情,對許多近年買預售屋的族群來說,其實再熟悉不過。預售市場這幾年一路火熱,民眾擔心「現在不買,以後更貴」,在行銷話術與焦慮心理下進場。結果市場一轉、政策一改,才發現「人算不如天算」。

房市專家分析,這波「想解約潮」其實早有徵兆。

隨著央行升息、房貸壓力增加,再加上新青安政策僅限成屋貸款,許多原本打算用新青安撐過頭期的預售買方,頓時失去了資金支撐。若再碰上建案延遲交屋、工料上漲等問題,壓力自然暴增。

在這樣的情況下,「解約」變成最後的逃生選項。只是,預售屋合約往往藏有高額違約條款,從定金、仲介費到工程款都有可能被扣。對買方而言,這不是簡單的「退一步」,而是得承擔一筆不小的損失。

心理壓力的部分,反而更難承受。

台灣社會普遍將「買房」視為成功的象徵,許多人怕被家人或朋友笑「沒膽」、「不會理財」,因此即使心裡早已後悔,也不敢說出口。房產顧問指出,這其實是最危險的時刻,因為「撐著不動」的代價,有時遠比認賠離場更重。

市場也確實出現分化現象。部分建案在政策不明、買氣轉冷後,願意協助買方「緩解壓力」,例如延後付款期或轉讓協助;但也有業者強硬執行合約,導致買方陷入兩難。

M觀點 買房原本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卻成了許多人心頭的大石。

這位網友的故事,其實是整個預售市場縮影。政策變、環境變,沒有人能完全預測未來。真正的理性,不是硬撐著假裝一切沒事,而是誠實面對自己的能力與現實。與其擔心被笑「退場」,不如認清「停損」有時反而是最勇敢的選擇。房子可以再買,生活不能再壓。當房產不再只是夢想,而是讓人喘不過氣的枷鎖,也許該重新思考:房子,是拿來住的,不該是讓人失眠的。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