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預售屋
  3. 預售屋

早鳥客慘變冤大頭?30戶建案只賣4戶 建商若降價出售餘屋怎麼辦? | M傳媒

早鳥客慘變冤大頭?30戶建案只賣4戶 建商若降價出售餘屋怎麼辦? | M傳媒
預售屋 早鳥客慘變冤大頭?30戶建案只賣4戶 建商若降價出售餘屋怎麼辦?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建商降價求售,早買的客戶反而成了冤大頭?」最近一位網友無奈發問,自己購買的30戶新成...

早鳥客慘變冤大頭?30戶建案只賣4戶 建商若降價出售餘屋怎麼辦?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建商降價求售,早買的客戶反而成了冤大頭?」最近一位網友無奈發問,自己購買的30戶新成屋建案只賣出4戶,擔心建商為出清剩餘27戶可能大幅降價,讓已簽約的自己成了最貴買家。這種「早買早吃虧」的困境並非首例,「賣厝阿明」指出,台南已有建案為類似狀況開出解方,直接退款價差給已購戶,引發市場熱議。 

 

建商主動退價差200萬

近期台南房市出現震撼彈,善化區某建案傳出建商主動退款給已購戶,平均每戶退價差約200萬元,相當於原成交價打85折。雖然建商澄清退款金額依個案條件不同,並非每戶都退200萬,但確實因應市場狀況調整價格,用「善意照顧第一批忠實客戶」。這個位於台南善化的建案總戶數近200戶,今年第一季開案後僅成交10戶,平均單價41.5萬元。面對銷售停滯、庫存壓力,建商選擇「退差價」的軟著陸策略,避免已購戶抗議。賣厝阿明分析,這種做法實則是建商的「斷尾求生」策略,在買氣急凍下挽救銷售。

 

建商降價市場現實

當前房市正面臨嚴峻挑戰,央行信用管制政策使投資客退場,台南預售屋銷售率僅38.3%,全台最低。加上央行連續升息與限貸令,房市買氣迅速降溫。賣厝阿明點出關鍵,當建案銷售狀況不佳時,建商面臨三大壓力:銷售停滯、庫存壓力、避免客訴。退差價策略看似損失利潤,但與後續滯銷風險相比,仍屬划算。特別是當建案量體大,若前期買氣低迷,後續去化更加困難。

 

已購戶協商策略

從法律層面看,一旦簽訂買賣契約,雙方就必須按照契約內容履行。除非契約中有特別約定「價格保障條款」,否則建商後續降價銷售並不違法。不過,賣厝阿明建議,網友可直接向建商表明,未來若降價應比照台南案例處理,要求相同折價優惠。實務上,這確實是可行的協商策略,尤其當建商重視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時。

 

專家分析,建商願意退價差的主要考量包括:

成本可控:若成交戶數不多,退款總金額相對可控

維持價格門檻:表面不退訂,但實質讓利,避免正式降價破壞行情

預防骨牌效應:若已購戶鬧上媒體或集體退訂,恐加劇市場恐慌

 

其他可能保障途徑

除了直接協商,已購戶還可以考慮其他保障權益的方式:

聯合其他已購戶共同發聲,集體向建商爭取權益

審視契約內容,確認是否符合內政部公布的「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透過縣市政府地政局或消保官提出申訴,請主管機關介入

 

值得注意的是,若建商真的退價差,在實價登錄處理上有兩種合法做法:

一是解約後重新簽約再申報實登;二是原契約增補協議。估價師陳碧源提醒,必須合法申報,否則可能衍生稅務問題。

 

房市調整期才剛開始

賣厝阿明示警,這波「退錢潮」與其說是建商良心發現,不如說是市場機制下的無奈選擇。當「台積電光環」不再保證完銷,建商必須在「硬撐價格」與「加速去化」間找到平衡點。

專家更警告,若買氣持續低迷,建商可能從「暗降」轉為「明降」,尤其量大重劃區恐現15~20%跌幅。房市的調整才剛開始,這場價格保衛戰的下一步,或許不是「會不會降」,而是「怎麼降才不會崩」。

 

面對建案可能降價的風險,已購戶與其單打獨鬥,不如主動出擊。

借鏡台南建商退價差的案例,直接與建商協商未來比照辦理,是較實際的做法。專家建議,未來購屋時可在契約中爭取「價格保障條款」,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建商。畢竟買房是人生大事,在房市調整期,除了關注價格波動,建商財務健康度更是重要的成交屋風險指標。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