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預售屋違約潮蔓延 央行房市管制難鬆綁,金融體系進入壓力測試期

預售屋違約潮蔓延 央行房市管制難鬆綁,金融體系進入壓力測試期
M-news 預售屋違約潮蔓延 央行房市管制難鬆綁,金融體系進入壓力測試期 近期房市接連傳出預售屋解約潮與中小建商倒閉等負面消息,引發市場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關注。儘管如此,大型房貸銀行普遍預期,中央銀行...

預售屋違約潮蔓延 央行房市管制難鬆綁,金融體系進入壓力測試期

近期房市接連傳出預售屋解約潮與中小建商倒閉等負面消息,引發市場對金融體系穩定性的關注。儘管如此,大型房貸銀行普遍預期,中央銀行在9月理監事會議上仍將維持現行房市信用管制措施,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至少會延續至年底,僅可能針對部分非預期影響進行微調。這項預判反映監管機關對於房市風險仍持謹慎態度,不願輕易鬆綁好不容易建立的管制框架。

 

預售屋解約潮的形成原因複雜多元

央行官員指出,許多糾紛源自建商銷售時過度樂觀的貸款承諾,例如保證可貸到8成,但實際交屋時銀行核貸僅5至6成,導致買方自備款不足被迫解約。公股銀行高層進一步分析,當前解約潮是房價修正、貸款緊縮與利率攀升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案例目前仍屬個別現象,尚未形成全面性風暴,但已足夠對市場信心造成衝擊。

 

金融機構的風險控管措施也間接影響市場流動性

為配合央行降低不動產授信集中度的政策,銀行普遍拉長房貸審核流程,從申請到撥款平均需要3至5個月,遠較過去為長。這種「排隊效應」不僅影響預售屋買家,一般房貸申請人也深受其苦。銀行主管坦言,在央行持續關注不動產授信風險的情況下,這種審慎的放款節奏短期內難以改變。

 

面對市場變化,監管機關與金融機構正尋求平衡點

央行強調,現行總量管制並未針對特定不動產類別設限,而是授權銀行自主調整承作比例。這種彈性設計讓銀行能根據自身風險胃納量調節業務結構。業界人士認為,在房價尚未明顯修正、投機氛圍仍存的環境下,過早鬆綁管制可能重燃炒作風氣,因此預期央行將維持現行政策基調,頂多針對自住需求等「非投機性」貸款進行微幅調整。

 

當前房市正經歷結構性調整,從開發端到金融端都面臨轉型壓力

對購屋者而言,這意味著需要更審慎評估自身財務能力,特別是預售屋買家應認知到貸款條件可能不如建商承諾的樂觀。對金融機構來說,如何在風險控管與業務發展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重要課題。這場調整過程雖然痛苦,但或許正是市場回歸理性的必經之路。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