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預售屋市場68%暴跌 投資客潰逃、建商失眠、銀行收傘真相

預售屋市場68%暴跌  投資客潰逃、建商失眠、銀行收傘真相
M-news 預售屋市場68%暴跌  投資客潰逃、建商失眠、銀行收傘真相 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史上最嚴寒的冬天,今年上半年全台銷售總額慘跌至不到5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68%。這波寒流不僅來得又...

預售屋市場68%暴跌  投資客潰逃、建商失眠、銀行收傘真相

台灣預售屋市場正面臨史上最嚴寒的冬天,今年上半年全台銷售總額慘跌至不到50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68%。這波寒流不僅來得又快又急,更凸顯了投資買盤退場後,市場回歸剛性需求的結構性轉變。

 

2025年房市遇強逆風,預售屋首當其衝。

根據內政部實價網最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全台預售屋揭露總額跌破5000億元大關,較去年同期驚人下滑68%。這不僅是數量的萎縮,更是市場信心的全面崩盤,尤其以過去幾年漲勢最猛的中南部地區衰退最為劇烈,高雄市年減幅近80%,台南、台中、桃園等也都超過70%。

 

市場急凍:從北到南無一倖免

細看區域表現,唯有新北市勉強守住千億元大關,約1133億元,但對比去年同期2717億元,跌幅仍高達58.29%。新竹縣市、台南市及高雄市,上半年預售屋銷售金額全數不到350億元,其中台南、高雄更不到300億元,顯示這波冷鋒全面侵襲,無一地區倖免。

市場交易量能更是跌至歷史低點。過去單月5000件幾乎已是市場谷底量,但今年上半年更慘,1至6月沒有任何一個月的揭露件數突破5000件,甚至超過一半的月份、單月揭露量跌破4000件。這種「窒息量」的交易狀況,讓不動產經紀業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寒冬。

 

多重因素夾擊:從資金狂潮到政策緊縮

預售屋市場從過去15年的「野蠻成長」到如今的急速冷卻,背後有多重因素交織。

預售屋過去之所以蓬勃發展,首先是因為不受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直接影響,槓桿可以開到最大。

其次是預售屋的期貨性質,在房地合一2.0、「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前,從紅單交易到換約都非常活絡。

第三是2018年後中美貿易戰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使中南部許多低基期區域出現產業、住宅需求連動的結構。

最後才是住宅需求隨著家庭、人口、價格等結構性變化的剛需、升級買盤。然而這些支撐預售屋市場的條件,大多已受到各項法規管制,加上國際政經環境壓抑,直接減弱未來房價預期,拉高投資進場門檻。

 

建商因應:遞延推案與持久戰策略

面對市場寒流,建商也採取不同應對策略。不少建商選擇「遞延推案」的等待策略,希望能延就延。根據住展雜誌最新市調,今年北台灣新成屋與預售屋推案總銷約5,780.4億元,年減26.8%,顯見今年房市在買氣差、變數多的情況下,建商推案非常謹慎。

建商坦言,由於市況差,許多開發商已經不積極推案,都朝向減量經營的模式。但因為有18個月動工條款的壓力,所以仍有許多個案會面臨不得不推案的問題。現階段廣告費投下去的效果不大,客戶也會疲乏,因此代銷也已做好心理準備,推出來的個案要打持久戰,銷售期會拉的很長。

 

未來展望:寒冬何時結束?

即便房價沒有大幅鬆動,但買氣已陷入窒息量。六都之中,又以前幾年房價漲幅較大、交易最為熱絡的中、南部衰退較為劇烈,預期這波寒冬至少會延至今年底。去年上半年的市場過熱,政策抑制後民眾對於房價上漲預期改變,預售市場這隻房市領頭羊也不支倒下。但量縮過頭後就會有些變化,市場關注後續是否有開發商提出新的方案吸引民眾目光。

M傳媒 https://94m.com.tw/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