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破2.5%、撥款再延5月!購屋族陷「高利慢撥」雙重壓力
房貸市場正經歷結構性轉變。根據公股銀行最新統計,排除政策性優惠房貸後,新承作房貸利率已全面站上2.5%起跳,相較去年同期的低利環境出現明顯轉折。這波利率調升主要反映兩大因素:央行持續督導銀行降低不動產授信集中度,以及金融機構自身強化風險控管的雙重效應。業界普遍預期,在監管政策未鬆綁下,下半年房貸利率仍將維持緩步走升趨勢。
利率攀升與審核趨嚴並行
公股銀行高層透露,當前房貸市場已從過去的「價格競爭」轉為「風險管控」導向。以第一銀行為例,新承作房貸利率區間已調升至2.45%至2.7%,平均利率約2.55%;華南銀行平均利率落在2.3%至2.4%,預期將進一步上調至2.5%區間;彰化銀行則已全面實施2.5%以上的利率門檻。這種「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定價策略,顯示銀行業正透過利率手段調節房貸業務量。
個案差異與撥款延遲成常態
值得注意的是,實際核貸利率仍會因借款人條件而異。銀行主管強調,擔保品地段雖是考量因素,但借款人償債能力、信用評等及財務狀況已成為更關鍵的定價依據。在撥款時程方面,整體作業流程明顯拉長,從文件齊備到最終撥款平均需時1至3個月,部分銀行甚至延至5個月以上。這種「排撥」現象主要是因應央行要求,銀行必須分散不動產授信額度的釋出時程,避免資金過度集中流入房市。
政策優惠與一般房貸的兩樣情
相較於一般房貸的緊縮,符合新青安貸款資格的首購族仍可享有相對優惠的條件。這類政策性貸款不僅利率較低,撥款時程也壓縮在2個月左右,形成市場上的「雙軌制」。公股銀行主管解釋,這種差異化處理是為兼顧居住正義與金融穩定,但同時也反映銀行在監管要求下的業務調整策略。
面對房貸市場的結構性轉變,購屋族除需預留更充裕的資金周轉時間外,更應審慎評估自身還款能力。銀行業者建議,有意申貸者可提前準備完整的財力證明,並保持良好信用紀錄,以爭取較優惠的貸款條件。在央行政策未見鬆動前,這種「高利率、嚴審核、慢撥款」的房貸新常態,恐將持續考驗市場供需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