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帳錯一行、罰來百萬!企業成本費用入帳失誤引爆補稅危機

帳錯一行、罰來百萬!企業成本費用入帳失誤引爆補稅危機
M-news 帳錯一行、罰來百萬!企業成本費用入帳失誤引爆補稅危機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近期查核發現,許多企業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普遍存在將「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混淆入帳的問題,導致稅務計算錯誤而遭...

帳錯一行、罰來百萬!企業成本費用入帳失誤引爆補稅危機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近期查核發現,許多企業在申報營利事業所得稅時,普遍存在將「營業成本」與「營業費用」混淆入帳的問題,導致稅務計算錯誤而遭補稅。國稅局特別提醒,企業應確實依照《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規定,釐清各項支出的性質,避免因帳務處理不當而增加稅負,甚至面臨補稅與利息負擔。

 

成本與費用區分關鍵

根據稅法規定,「營業成本」主要指與產品或服務直接相關的支出,如製造費用、原料成本等,這類支出會隨著銷售量增加而上升;而「營業費用」則屬於維持企業營運的必要開支,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不論銷售情況如何都會持續產生。國稅局強調,這兩類支出的劃分不僅影響企業的損益表呈現,更直接關係到課稅所得的計算。若企業未能正確區分,稽徵機關在查核時將依實際性質進行調整,可能導致企業稅負增加。

 

實際案例 

以某環境顧問公司為例,該公司2023年將環境檢測人員薪資、保險費等本應列為營業成本的支出1,950萬元,誤列為營業費用。經國稅局查核調整後,不僅營業成本從5,200萬元增至7,150萬元,更因該公司未依規定編製成本分析表,稅局改按同業利潤標準毛利率69%核定其成本為6,045萬元。最終結果是,該公司因多列成本1,105萬元,被依20%稅率補稅221萬元。這個案例清楚顯示,錯誤的帳務處理可能讓企業付出高昂代價。

 

高風險產業需特別留意

國稅局指出,服務業、顧問業及營建業等行業,由於業務性質特殊,更容易發生成本費用混淆的情形。這些行業常有大量人事與外包支出,若未能明確區分哪些屬於直接產出活動的成本,哪些屬於一般營運費用,在稅務查核時就可能面臨調整風險。尤其當企業無法提供完整成本分析資料時,稅局將改按同業利潤標準核定,往往無法真實反映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導致稅負不合理增加。

 

企業應建立健全帳務系統

面對日益嚴格的稅務查核,國稅局建議企業應從根本改善帳務處理系統,平時就做好支出性質的區分與歸類。特別是薪資、租金、外包費用等重要支出項目,應建立明確的判斷標準與入帳原則。企業也可考慮尋求專業會計師的協助,在申報前詳細檢視各項支出的分類正確性,避免因小失大。唯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有效降低稅務風險,確保企業的合法權益。圖/google map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