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央行擬鬆綁自辦都更融資限制 危老重建現曙光

央行擬鬆綁自辦都更融資限制 危老重建現曙光
M-news 央行擬鬆綁自辦都更融資限制 危老重建現曙光 國內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浪潮持續升溫,但由住戶自主發起的都更案卻長期面臨融資困境。中央銀行近期釋出善意,考慮將「自主更新會」的融資案件排除在不動產...

央行擬鬆綁自辦都更融資限制 危老重建現曙光

國內都市更新與危老重建浪潮持續升溫,但由住戶自主發起的都更案卻長期面臨融資困境。中央銀行近期釋出善意,考慮將「自主更新會」的融資案件排除在不動產放款總量限制之外,為自辦都更開闢一條可能的資金活路。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總經理 張惠山 表示,這項政策轉變源自央行發現,當前銀行承作的都更危老案件中,高達95%都是建商主導的民辦或公辦案,真正由住戶自主推動的案件占比極低,顯示現行制度確實存在結構性問題。

 

政策轉向關鍵考量

央行官員明確指出,自辦都更與建商推動的都更案在本質上存在根本差異。住戶是基於居住安全需求而發起重建,不同於建商以營利為目的,因此不會助長房市炒作。為釐清市場現況,央行已要求銀行自今年9月起,在每季提報的不動產放款數據中新增「自辦都更」專項統計。這項數據將成為央行評估是否鬆綁管制的重要依據,官員承諾會逐季檢視銀行辦理情形,積極考量適度放寬的可能性。

 

融資困境結構性問題 

雖然央行釋出政策利多,但張惠山提醒,自辦都更卡關的原因遠比想像中複雜。除融資困難外,住戶意見整合、專業知識不足、繁瑣的行政程序等都是常見障礙。以台北市為例,過去5年成功完成的自辦都更案僅個位數,顯示即使取得資金,後續的執行過程仍充滿挑戰。銀行主管也坦言,即使未來排除總量管制,自辦都更案仍可能因擔保品價值評估困難、還款來源不穩定等因素,面臨嚴格的授信審查。

 

政策效果有待觀察

這項政策調整反映央行在打擊炒房與支持居住安全間的平衡考量。2024年8月實施的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原意是抑制房市過熱,卻意外壓縮到自辦都更的融資空間。央行此次表態,某種程度是對政策副作用的修正。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總經理 張惠山 認為,要真正解決自辦都更的困境,除融資鬆綁外,更需要簡化行政流程、提供專業輔導等配套措施。隨著9月新統計制度上路,未來幾個季度將是觀察政策效果的關鍵期,各界都在期待這項變革能為危老重建注入新動能。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https://www.chiunyang.com.tw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95301264373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