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不為人知的辛酸!月入0元、半夜帶看是日常 資深業者嘆:用尊嚴換業績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西裝筆挺、收入百萬」是多數人對房仲業的刻板印象,但真實情況卻是「月入0元、24小時待命」的殘酷現實。最近在網路論壇上,一篇揭露房仲業心酸內幕的文章引發熱烈討論,資深房仲現身說法,道出這個行業背後不為人知的血淚故事。
這篇由資深房仲撰寫的貼文,詳細描繪了行業的真實面貌。
首先在收入方面,完全顛覆外界想像。多數人以為房仲動輒收取百萬佣金,但實際上是「有上頓沒下頓」的恐懼籠罩。新人前幾個月零收入是常態,就算資深業務也面臨收入斷崖式起伏的壓力。所謂「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聽起來美好,但不開張的那半年,房租、生活費、交通費的壓力就足以壓垮一個人。
工時更是無限延長,完全沒有真正的下班時間。
客戶可能在晚上10點、週日清晨突然想看房,房仲必須隨時待命。吃飯、陪家人、甚至休假時,一個客戶電話就要立刻進入工作狀態。節假日往往是業務最忙的時候,無法陪伴家人成為行業常態。
精神壓力與情緒勞動更是巨大挑戰。
房仲在買方和賣方之間周旋,價格、條件、交屋日期任何一點談不攏,都會成為雙方的出氣筒。更心酸的是被當成「高級傭人」,客戶常要求幫忙處理與房屋無關的雜事,從找鎖匠、通水管到幫忙搬家,彷彿是24小時的免費管家。
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尊嚴時常被踐踏。
同行惡性競爭屢見不鮮,背後中傷、攔胡搶單是家常便飯。最無奈的是遭遇「跳單」,辛苦帶客戶看了幾十間房,結果對方私下聯繫屋主或別家房仲成交,所有心血瞬間化為烏有。
體力挑戰更是超出想像,一天爬幾十層樓、頂著烈日或寒風帶看是基本日常。
長時間騎車、開車往返各個案場,交通風險極高。加上市場波動的無力感,政府打房、經濟不景氣、利率調整,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直接衝擊成交量。
儘管面對這麼多辛酸,為什麼還有人堅持下去?
資深房仲道出心聲:當幫一個家庭找到夢想中的家,看到他們臉上滿足的笑容;當協助客戶完成一生中最大筆的資產交易,獲得真誠感謝時,那種被信任、被託付的價值感,是許多行業無法比擬的。這份「表面賣房子,實則修練人性」的工作,考驗的是韌性、真誠和專業。每個成功房仲的背後,都藏著數不清的被拒絕、被誤解和無數個想放棄的夜晚,他們值得更多的理解與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