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冷買方縮手、熱時追價?專家曝買房真相:財務能力比時機更重要
【M房產中心/台北報導】
「市場好時大家搶著追價,市場不好時買方反而縮手!」這句話道出許多購屋族的心聲,也引發網友在臉書《賣房知識家》社團熱烈討論。究竟什麼時候才是買房最佳時機?專家表示,關鍵不在市場熱或冷,而是掌握自身財務能力與理性判斷。
這位網友分享觀察,台灣房市存在一個有趣現象:
市場熱絡時,買方積極出價,價格往往被推到不合理高點;市場冷清時,屋主願意降價求售,但買方卻因恐慌心理不敢進場。這種「追高不追低」的行為模式,讓不少人錯失難得的進場良機。
房產專家分析,從理性角度來看,市場低迷時期反而是進場好時機。
此時不僅議價空間大、銀行利率條件可能更優惠,更重要的是競爭者少,買方可以慢慢挑選物件。然而,多數人仍受「從眾心理」影響,害怕房價下跌被套牢,錯過買入時機。
實際走訪房仲業者,他們坦言市場好壞對成交影響非常明顯。
「市場熱時,一個物件可能同時有三到五組買方出價,價格自然被拉高;但市場冷清時,同樣物件可能連看屋的人都寥寥無幾,屋主為了成交往往願意給予更大彈性。」業者說,這種冷熱反差,是購屋族應掌握的心理與策略差距。
專家提醒,購屋時機不能只看市場氣氛,財務條件才是核心。
買房是一項長期承諾,除了市場波動,首要考量仍是還款能力與儲蓄狀況,並設定合理價格區間。過度追隨市場熱度,容易造成財務壓力,反而得不償失。
綜合來看,市場低迷時,購屋族更適合認真看屋、敢議價;
市場熱絡時,則應保持冷靜,避免盲目追高。專家總結:「買房最重要的不是掌握完美時機,而是找到符合自己需求與財務能力的家。」因此,下次當市場一片悲觀、大家縮手時,也許正是你積極出手、撿便宜好物件的時候。
房產市場有高低起伏,但掌握理性與自身財務,才能真正找到適合的家,而不是被市場情緒牽著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