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央行利率政策陷兩難!專家激辯:降息救經濟還是堅守房市調控?

央行利率政策陷兩難!專家激辯:降息救經濟還是堅守房市調控?
M-news 央行利率政策陷兩難!專家激辯:降息救經濟還是堅守房市調控? 台經院長 vs. 房市專家隔空交火,34%首購族成無辜受害者真相曝光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近日公開表示,央行年底前利率政策應維...

央行利率政策陷兩難!專家激辯:降息救經濟還是堅守房市調控?
台經院長 vs. 房市專家隔空交火,34%首購族成無辜受害者真相曝光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近日公開表示,央行年底前利率政策應維持不變,並強調若為拯救房市而降息,將白費央行過去的努力。此話一出,引發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強烈反駁,雙方針對利率政策與房市調控展開隔空交火,凸顯當前貨幣政策與房市管理的複雜難題。

 

專家論戰焦點整理

張建一院長在受訪時指出,內政部已澄清預售解約潮並不嚴重,房市沒有崩盤危機,因此外界不應以道德綁架方式影響央行決策。他認為央行貨幣政策應保持獨立性,不該為單一產業調整利率。這番談話被視為對市場降息預期的降溫,也反映官方對當前房市狀況的評估。

然而,吉家網董事長李同榮提出犀利質疑:利率政策究竟是央行理事會集體共識,還是個人意見?他認為張院長作為央行倚重的理事專家,此時發表如此明確的利率預期,是否有「帶風向」之嫌?李同榮強調,自己認同不能單純為房市而降息,但批評張院長將降息與房市解約直接掛鉤的論點過於簡化。

 

解約潮驚人數據曝光

李同榮引用具體數據反駁「解約潮不嚴重」的說法。根據內政部資料,從2021年7月至2024年6月簽約的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案件共4,418件,每月平均92件。但自去年9月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後,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劇增為240件,增幅達260%,且持續遞增中。這些數字顯示信用管制確實對市場產生重大影響。

更值得關注的是解約者的組成結構。在4,129位解約買受人中,有1,585人購買2戶以上預售屋,占38%;購買1戶預售屋的買受人中,有1,160人名下已有其他房屋,占28%。最重要的是,有34%共1,384人的解約者屬於首購族,因限貸問題成為無辜受害者。李同榮質疑,難道這34%的受害者就不值得重視嗎?

 

首購族成最大受害者

李同榮強調,房市雖不至於崩盤,建商也不會出現大量倒閉潮,但資金斷鏈可能引發的爛尾樓骨牌效應,以及首購族因限貸與政策溯及既往所受的傷害,政府不能輕忽。他批評央行高舉居住正義大旗,卻以「化療式限貸」打房,反而傷及無辜的產業與民眾,綁架了正常的購屋交易行為。

這場論戰背後反映的是央行面臨的兩難困境:一方面要維持貨幣政策獨立性,抑制房市投機;另一方面又要避免政策過度緊縮傷及無辜,特別是對有實際居住需求的首購族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預售市場現況分析

從市場實際狀況來看,預售屋市場確實面臨壓力。根據調查,2025年第二季國泰房地產指數顯示,全台七大都會預售新案30天平均銷售率低至6.37%,創下近16年來新低紀錄。特別是台南市銷售率降至37.27%,為全台買氣最冷區域。

這種市場冷卻現象不僅影響投資客,也對真正有購屋需求的首購族造成困擾。許多在政策實施前簽約的預售屋買家,面臨交屋時貸款成數不足的困境,被迫籌措更多自備款或選擇解約。

 

M傳媒觀點
這場專家論戰反映房市政策的多難困境。我們認為,央行貨幣政策確實不應被單一產業綁架,但同時也需正視政策調控產生的外溢效應。當前關鍵在於找到精準調控的平衡點:既要抑制投機,又要避免誤傷剛需。

建議主管機關應更細緻地區分投資與自住需求,對首購族提供更多保護措施。同時,預售屋解約數據的變化值得持續關注,避免局部風險擴散為系統性問題。房市政策需要的是手術刀般的精準,而非大刀闊斧的全面打擊,如此才能真正兼顧市場穩定與居住正義的雙重目標。

對於購屋族而言,現階段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不要被專家論戰影響判斷。與其預測利率走勢,不如務實評估自身財務狀況,選擇適合的購屋時機和標的。畢竟,適合自己的房子,才是最好的房子。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