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論壇警示三大金融泡沫 AI被列首要風險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世界經濟論壇(WEF)主席布倫德(Borge Brende)近日在巴西金融樞紐聖保羅指出,全球金融市場正面臨三大潛在泡沫,其中人工智慧(AI)位居焦點。他警告,投資者需謹慎評估風險,尤其在科技股近期大幅回檔的背景下,更應留意市場高估值可能帶來的衝擊。
布倫德表示,可能形成泡沫的三大領域分別是加密貨幣、人工智慧以及債務市場。他特別提到,政府債務水位自1945年以來從未如此高,這讓全球經濟在應對金融風險時更加脆弱。儘管如此,他也提醒,市場短期下跌不必過度恐慌,因為股市之前多次創新高,部分估值確實偏高。
針對AI泡沫,布倫德指出,雖然AI技術有望大幅提升生產力,但也可能威脅到大量白領職位,改變城市經濟結構。他以亞馬遜與雀巢近期裁員為例,表示:「最壞情況下,那些擁有大量後勤辦公室和白領職缺的大城市,恐怕會被這波AI浪潮取代,但生產力仍會提升,可能出現類似美國鐵鏽帶的現象。」
布倫德強調,歷史經驗顯示,科技變革最終會提高生產力,而生產力是促進長期繁榮的核心動能。「這樣一來,薪資水準才能提升,社會也將更加富裕。」他呼籲各國政府在推動AI與其他新興科技時,要同時考量勞動力調整、教育訓練與社會保障,以減少潛在負面影響。
券商與分析師對此看法也頗為審慎。他們指出,雖然近期科技股回檔引人關注,但市場仍受到先前創新高的動能影響,部分高估值確實存在,投資者宜做好風險控管,避免短期波動造成過度恐慌。
布倫德此番言論正值全球科技與金融市場震盪之際,提醒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在追逐新科技紅利的同時,也需警惕潛在泡沫與經濟結構衝擊。WEF將在瑞士達沃斯舉辦年度會議,屆時商界與政界領袖將就AI、金融市場及全球經濟議題進行深入討論。
整體而言,AI雖然被視為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關鍵力量,但其可能引發的金融與就業泡沫,也提醒市場與政府需同步制定防範與調適策略,確保科技發展與社會穩定能夠兼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