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履保
社宅
買房
代書
  1. 首頁
  2. 焦點
  3. 焦點

內政部數據打臉市場崩盤說:解約率僅1.1%、仲介業淨增66家,央行信用管制精準打擊投機客

內政部數據打臉市場崩盤說:解約率僅1.1%、仲介業淨增66家,央行信用管制精準打擊投機客
焦點 內政部數據打臉市場崩盤說:解約率僅1.1%、仲介業淨增66家,央行信用管制精準打擊投機客 內政部近日在部務會報中公布預售屋市場關鍵數據,直接回應近期市場傳言的「解約潮」與「倒閉潮」。根據地政司...

內政部數據打臉市場崩盤說:解約率僅1.1%、仲介業淨增66家,央行信用管制精準打擊投機客
內政部近日在部務會報中公布預售屋市場關鍵數據,直接回應近期市場傳言的「解約潮」與「倒閉潮」。根據地政司長林家正的報告,去年9月央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後,預售屋解約案件確實有所增加,但絕對數量僅占整體交易的1.1%,且高達66%的解約買家為購買或持有多戶房產的投資型客戶,顯示市場調節機制正在運作,而非全面性危機。

這份報告統計期間從民國110年7月全面實施預售屋實價登錄起,至114年6月止。數據顯示,在這四年期間,預售屋買賣案件中解約案件共計4,418件。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自去年9月19日央行啟動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後至今年6月,每月平均解約240件,較去年9月前的每月平均96件增加144件。

 

解約熱區集中過去房市炒作區
從地域分布來看,解約案件主要集中在過去幾年的房市熱區:桃園市、台中市每月平均38件,高雄市每月平均36件。這些地區正是前期推案量較大的區域,反映出台中科園區、桃園青埔與高雄台積電概念區等題材冷卻後的市場調整。

林家正特別強調,解約原因多樣化,包括買受人因換戶、增購車位需要而先辦理解除舊契約後再重新增訂契約;也有因個人資金不足、工作地變更等因素,並非全因選擇性信用管制所致。不過由於解約原因並非必填欄位,這些樣態僅為部分民眾於解約時自主提供的資料。

 

66%解約者為多戶持有投資客
從買受人特性分析,全國解約案涉及的4,129人中,有66%有購買或持有多戶情形,這顯示解約主要集中在投資型買家,而非首購自住客。此一數據也印證了央行信用管制措施針對多戶持有者加強管控的方向正確。

 

仲介業淨增66家,無倒閉潮
在不動產仲介業經營狀況方面,數據顯示民國110年至113年間因房市交易熱絡,經紀業者大幅開業展店,每年平均淨增515家。114年上半年房市買賣交易雖然降溫,但全國新開業者計371家,歇業305家,淨增66家,總數達9,293家,僅增幅放緩,並無所謂「倒閉潮」現象。

 

對於房貸爭議案件,內政部表示金管會已督促各銀行貸款額度應優先提供民眾「首購」、「自住」及「已承諾」之房屋貸款,不宜逕予拒貸,並已請銀行公會及銀行設置單一申訴窗口,妥適處理申訴。民眾如遇有預售屋履約交屋相關契約爭議,也可向縣市政府消保或地政機關依消保法提出申訴處理。

 

內政部數據提供客觀評估基礎

預售屋解約率1.1%的數字,遠低於市場傳言的「解約潮」說法,而66%解約者為多戶持有者的數據,更顯示央行信用管制措施正在精確打擊投機需求,而非傷害自住剛需。這些數據描繪的是一幅市場溫和降溫、投機需求退場的健康調整圖景,而非某些市場傳言描述的危機景象。隨著政策效果持續發酵,預期市場將逐步回歸供需基本面,走向更穩健的發展軌道。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