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 房市高價、低量、矛盾現象令人咋舌 | M傳媒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 房市高價、低量、矛盾現象令人咋舌 | M傳媒
M-news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 房市高價、低量、矛盾現象令人咋舌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以台灣為焦點,直言今年經濟表面榮景背後隱憂,並將多種社會經濟現象總稱為「台...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 房市高價、低量、矛盾現象令人咋舌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近期《經濟學人》封面故事以台灣為焦點,直言今年經濟表面榮景背後隱憂,並將多種社會經濟現象總稱為「台灣病」,其中房價高漲更是點出民眾望屋興嘆的心聲。雖然對經濟學人的立論及央行的即時反駁是否站得住腳,各界仍有爭議,但台灣房市近年諸多矛盾現象確實存在,令人無法忽視。

 

文章指出,自2020年以來,台灣房價一路高漲,尤其台北市房價所得比高達16倍,遠超過合理標準的5到6倍,也高於倫敦、紐約、東京甚至首爾,幾乎是超英趕美的水準。其他六都中,除了桃園尚維持約9倍,其他城市全都突破10倍,非都縣市除基隆外也都超過7倍,讓台灣整體購屋壓力居高不下。

 

然而,房價高漲之外,市場還存在多個矛盾現象,構成「台灣病」的縮影。首先是法拍屋市場低迷,本應在景氣不佳時活絡,但今年上半年全台法拍屋拍定總件數僅853件,創下2009年以來新低,其中台北市更只有31件,幾近無量,與高房價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市場不合理。

 

其次,交易量大幅萎縮,但房價仍堅挺。統計顯示,今年建物買賣移轉件數可能僅26萬棟,整體衰退幅度約25%,中南部甚至超過三成,但各地房價依然文風不動,讓期待房價回跌撿便宜的購屋族無奈,只能望屋興嘆。

 

第三,案場冷清、買氣低迷,卻仍推新案。央行信用管制下,許多預售案場門可羅雀,銷售人員甚至出現打瞌睡的情況,但根據591資料,全年預售案量仍將近2兆元,約中央政府總預算的三分之二,顯示房子乏人問津卻依舊持續推出,矛盾現象明顯。

 

第四,豪宅市場氣若游絲,但價格仍高高掛。受到央行豪宅限貸令、囤房稅2.0、銀行融資壓力及高額管理費影響,豪宅買氣低迷,成交稀少,但市場上餘屋仍維持高價,近日「陶朱隱園」經大幅讓價才成交,也透露豪宅市場面臨調整壓力。

 

整體而言,《經濟學人》指出的「台灣病」不只是單純房價問題,而是低薪、高價、交易低迷、推案過量與豪宅高價等多重矛盾交織的結果。即便央行強調匯率或政策因素可能影響有限,但這些現象確實反映出台灣房市的非正常景況,也讓民眾對購屋、投資與置產充滿困惑。

 

面對這樣的局面,觀察人士認為,短期內房市仍將以觀望為主,購屋族與投資者需更加謹慎,選擇產品、地段及財務規劃都要更為精細,以應對這個高房價與低交易量並存、豪宅與一般住宅市場差異懸殊的「台灣病」。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