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焦點
  3. 焦點

房價飆漲、坪數縮水 購屋族陷入「越買越貴、越買越小」困境 

房價飆漲、坪數縮水 購屋族陷入「越買越貴、越買越小」困境 
焦點 房價飆漲、坪數縮水 購屋族陷入「越買越貴、越買越小」困境  2025年台灣房市呈現「量縮價漲」的詭異現象,儘管交易量大幅萎縮,房價卻持續攀升,導致購屋族被迫在有限的預算下,選擇更小、更貴...

房價飆漲、坪數縮水 購屋族陷入「越買越貴、越買越小」困境 

2025年台灣房市呈現「量縮價漲」的詭異現象,儘管交易量大幅萎縮,房價卻持續攀升,導致購屋族被迫在有限的預算下,選擇更小、更貴的住宅。根據聯徵中心數據,2025年第一季全台購屋貸款平均鑑估值達1,374.8萬元,較2021年同期增加231.3萬元,增幅高達20.2%,但平均購屋面積卻從45.1坪縮減至42.0坪,減少3.1坪。這意味著,晚5年買房的民眾不僅得多支付逾200萬元,還得接受更小的居住空間。 

 

新竹縣市逆勢成長 科技新貴支撐大坪數市場 

在全台普遍「越買越小」的趨勢下,新竹縣市是唯一例外的區域。受惠於科技業高薪紅利,新竹購屋族不僅房價漲幅驚人(新竹市平均鑑估值增加889.1萬元),購屋坪數也逆勢成長。業者分析,竹科工程師因股票分紅豐厚,加上對股市波動的避險需求,更傾向將資金投入不動產,並偏好換屋型大坪數產品。此外,新竹東區關埔重劃區開發飽和後,買氣外溢至北區、香山區等供給以大坪數為主的區域,進一步推升整體交易面積。 

 

相較之下,台南、高雄等南部都會區購屋面積縮減最為明顯,平均減少逾5坪。過去南台灣以透天厝為主流,但近年建商推案轉向小宅,加上薪資成長遠不及房價漲幅,使得購屋族只能選擇更小的空間。 

 

央行限貸令壓抑市場 購屋族面臨雙重壓力 

在房價高漲的同時,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限貸令進一步壓縮購屋族的貸款空間。2025年新規嚴格限制第二戶以上貸款成數,並取消寬限期,使得換屋族與投資客資金壓力大增。儘管政策旨在打擊炒房,但也讓部分自住客陷入「買不起、換不了」的困境。 

 

專家提醒,下半年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升高,加上國內房市政策緊縮,購屋族應避免追高,優先選擇具備剛性需求支撐的區域,以降低資產貶值風險。這場「高房價、小宅化」的趨勢,短期內恐難反轉,購屋族只能更精打細算,在有限的預算中尋找最適合的安身之所。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