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緊縮下的奇蹟!京城銀年增36%稱霸國銀,自住客免排隊搶進
在國銀房貸普遍緊縮的市場環境下,京城銀行異軍突起,房貸餘額年增率高達36.93%,成為市場上一匹黑馬,為南部地區購屋族提供融資活水。當全台銀行因央行信用管制措施而緊縮房貸業務之際,京城銀行卻逆勢成長,創下驚人業績。根據最新數據,京城銀行截至2025年6月底房貸餘額年增率高達36.93%,位居所有國銀之冠,成為當前房貸緊縮環境中的一大亮點。
京城銀行總經理姜宏亮在8月22日法說會中表示,該行目前仍有充足房貸額度,且申請案件無需排隊等待,與其他銀行額度緊張的情況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優勢主要來自於京城銀行過去在房貸業務方面相對保守,現在反而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根據姜宏亮的說明,京城銀行依據《銀行法》第72條之2的比率為24.3%,遠低於同業水平。為進一步擴大業務,該行7月更向金管會銀行局增加報備50億元房貸承作額度。即使加上這50億元,其《銀行法》第72條之2比例仍未達25%,顯示仍有持續成長的空間。
京城銀行的房貸業務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客戶多為自住用途的購屋者,包括首購族、父母買給子女的房屋,以及夫妻購屋等。
該行明確表示不承作投資、轉租或房仲業者的貸款申請,這種明確的市場定位幫助他們控制了風險。在利率方面,京城銀行的平均房貸利率約在2.6%~2.7%之間,雖然高於五大銀行公布的2.303%,但相比許多民營銀行已突破3%的利率水平,仍具有一定競爭力。
這種差異反映了當前房貸市場的"利率雙軌制"現象:
一端是符合新青安條件的首購族,還能享受相對優惠的利率;另一端則是財力雄厚的投資客,願意接受高利率換取資金槓桿。京城銀行則在這兩極之間找到了一個利基市場。儘管房貸業務表現亮眼,京城銀行上半年整體獲利卻出現衰退。根據2025年上半年財報,京城銀稅後純益15.7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42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3%。主要原因是其他收入減少,但利息淨收益仍較去年同期增加17%,達到34.42億元,顯示核心業務依然穩健。圖/google map
專家觀點:
京城銀行的逆勢成長案例,提供了幾個重要的市場啟示。
首先,差異化策略在市場緊縮期特別有效。當多數銀行因央行信用管制而縮減房貸業務時,京城銀行因過去在房貸業務相對保守,現在反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其次,風險管控是永續經營的關鍵。京城銀行明確聚焦於自住客群,排除投資型買家,這種清晰的市場定位幫助他們控制了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他們能維持優異的資產品質,2025年上半年逾放比僅0.02%、備抵呆帳覆蓋率高達7,736%。最重要的是,區域深耕策略見效。京城銀行集中資源在南部市場,這個區域的房價相對雙北親民,自住需求穩定,較少受到投資炒作影響。
對於購屋族來說,京城銀行的案例是個好消息,顯示市場上仍有銀行願意承作房貸業務。
建議有貸需求的消費者可以:
1. 優先考慮過去房貸業務較保守的銀行
2. 準備好完整的財力證明,強調還款能力
3. 考慮南部地區的銀行分行,可能有較寬鬆的額度
不過也要注意,京城銀行的案例可能只是短期現象。隨著該行即將在10月1日併入永豐金控,未來房貸政策可能會調整。購屋族還是應該多方比較,選擇最適合自己條件的貸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