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房貸陷阱大爆發!首購族慘遭『鑑價4千萬→放款8百萬』 金管會申訴專線竟成空號?

房貸陷阱大爆發!首購族慘遭『鑑價4千萬→放款8百萬』 金管會申訴專線竟成空號?
M-news 房貸陷阱大爆發!首購族慘遭『鑑價4千萬→放款8百萬』 金管會申訴專線竟成空號? 2025年8月,台灣房貸市場亂象持續延燒,金管會與財政部雖要求銀行優先保障首購族與自住客,但實務上卻出現「...

房貸陷阱大爆發!首購族慘遭『鑑價4千萬→放款8百萬』 金管會申訴專線竟成空號?

20258月,台灣房貸市場亂象持續延燒,金管會與財政部雖要求銀行優先保障首購族與自住客,但實務上卻出現「申訴無門、撥款卡關」的困境。尤其去年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不僅「豪宅限貸令」回溯適用引發爭議,更因銀行「鑑價取高、放款取低」的矛盾標準,導致首購族面臨資金斷鏈危機,甚至被迫違約賠款。這場政策與市場的嚴重脫節,正讓自住客成為最大受害者。 

 

政策矛盾與市場亂象

央行20249月實施的限貸令,原意是打擊炒房,卻意外波及早年購屋的自住客。例如高雄一名民眾2022年以2,900萬元購入預售屋,當時預期貸款6成(1,740萬元),但今年交屋時因房價漲破4,000萬元門檻,被認定為「高級住宅」,貸款成數驟降至3成。更荒謬的是,銀行雖按市價4,200萬元鑑價,放款卻以原始成交價的3成(870萬元)為基準,導致資金缺口暴增,形成「鑑貸不同調」的荒謬現象。 

 

此外,政府設立的申訴機制形同虛設。有民眾反映,撥打申訴專線後被轉介至民營機構,最終陷入「銀行推分行、金管會轉銀行局」的無限循環。央行雖聲明投訴案例極少,但業界直言,多數民眾根本不知申訴管道,或等不到結果就被迫解約。 

 

首購族成最大輸家

市場觀察顯示,多屋族因熟悉金融操作,反而能透過民間融資或人脈籌資順利交屋;首購族則因缺乏經驗與資源,成為違約高風險群。賣厝阿明指出,投資客可轉向地下經濟,但自住客「調不到頭寸只能認賠」,凸顯政策保護網的破洞。 

 

政策調整刻不容緩

當前房貸亂象反映「一刀切」管制措施的副作用。政府若無法解決「鑑貸脫鉤」問題,並強化申訴機制的執行力,居住正義恐淪為口號。專家建議,短期內購屋族應多方比較銀行條件,必要時尋求家人擔保;長期而言,主管機關需重新檢視限貸令的合理性,避免誤傷真實需求。畢竟,當「撐死膽大、餓死膽小」成為市場常態,政策美意終將反噬民心。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