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預售屋轉售想退稅?財政部斬釘截鐵:不符合自住要件

預售屋轉售想退稅?財政部斬釘截鐵:不符合自住要件
M-news 預售屋轉售想退稅?財政部斬釘截鐵:不符合自住要件 財政部昨日明確表態,近期查獲多起民眾出售預售屋後購買成屋自住,卻申請重購退稅優惠的案例。官員強調,預售屋在完工前無法實際居住使用,不符合「...

預售屋轉售想退稅?財政部斬釘截鐵:不符合自住要件

財政部昨日明確表態,近期查獲多起民眾出售預售屋後購買成屋自住,卻申請重購退稅優惠的案例。官員強調,預售屋在完工前無法實際居住使用,不符合「自住」要件,因此這類交易將無法適用重購退稅優惠,此舉旨在防堵租稅優惠遭不當使用。

 

財政部賦稅署指出,隨著房地合一稅2.0上路,為抑制短期投機炒房而加重買賣稅負,但為照顧真正有換屋需求的民眾,仍維持重購自住房地可扣抵或退還已繳納房地合一所得稅的優惠。然而,近期各地國稅局發現,有許多民眾誤解或刻意利用此優惠,在出售預售屋後再購買成屋自住,並申請重購退稅。

 

根據現行規定,適用自住房地優惠必須符合兩大關鍵要件:

個人或其配偶、未成年子女應於出售及購買的房屋辦理戶籍登記並實際居住,且該房屋期間不得出租、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賦稅署強調,預售屋在完工前根本無法提供自住使用,因此出售預售屋的行為不符合重購退稅的立法意旨。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出售預售屋、購買成屋」不符合退稅條件,但反向操作的「出售成屋、購買預售屋」卻仍有申請重購退稅的空間。官員解釋,只要在買賣之間的兩年內,預售屋已經興建完成並可實際入住,符合自住要件,就可適用相關優惠。此差異顯示政策設計著重於實際居住事實,而非單純的所有權轉移。

 

此外,財政部也提醒民眾注意另一常見誤區:

即使是「買新賣新」且兩屋都符合自住規定,也不一定能夠適用重購退稅優惠。例如陳先生於2022年6月取得A屋,2023年1月購入B屋,卻在同年度7月出售B屋,這種情況下即使兩屋都設籍並自住,仍不符合退稅條件,因為重購退稅旨在鼓勵「換屋」而非「同時持有多屋」。

 

這項規定的明確化,有助於導正市場對重購退稅優惠的認知,避免民眾因誤解而規劃不當的稅務安排。財政部呼籲納稅人在進行房地產交易前,應充分了解相關稅務規定,或諮詢專業人士意見,以確保自身權益。

 

M傳媒觀點:

財政部這次明確表態,其實是幫消費者上了一堂重要的「稅務規劃課」。許多民眾以為只要買賣房屋就能適用重購退稅,卻忽略了「自住要件」的核心意義。預售屋在完工前無法實際居住,自然不符合自住定義,這項解釋合情合理。

 

從房市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這項規定有助於防止投機客利用預售屋換約炒作房價,同時保障真正有自住需求的換屋族權益。建議消費者進行房地產交易時,應該重視「實際居住」的事實,而不是僅著眼於所有權的轉移。

 

對於有換屋需求的民眾,最好的策略是誠實申報、實際居住,並保留相關居住證明文件,如水電費帳單、戶籍登記等,以備國稅局查核。稅務優惠是給真正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給投機取巧者的漏洞,這點觀念務必牢記在心。圖/google map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