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管制鬆綁無望?央行緊盯兩大指標 年底前持續緊縮
房市交易量持續探底,部分都會區房價出現鬆動,市場瀰漫觀望氣氛,業界期盼央行能鬆綁信用管制。然而,據了解,央行目前仍緊盯「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與「市場價格」兩大關鍵指標,在未見明顯改善前,至少年底前都將維持現行管制措施。央行理事張建一更直言,當前房市雖量縮但「價未跌」,政策效果尚未完全顯現,短期內難見鬆綁。
去年9月推出的第七波信用管制,鎖定第二戶以上購屋及高價住宅,並要求銀行自主管理不動產放款總量,實施一年來已讓房市進入「冷凍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體銀行不動產放款占比已從高點37.5%降至36.97%,雖有改善,但距離央行期望的「顯著下降」仍有差距。
央行官員透露,目前僅少數銀行未達自訂管控目標,未來若達標,將考慮降低檢查頻率,讓銀行恢復正常自住貸款業務。不過,由於自主管理期限原定至今年第四季,央行傾向按原計畫執行,不會提前鬆綁。市場解讀,此舉顯示央行堅持「金融穩定優先」,避免過早放寬導致資金再度湧入房市。
代銷業者坦言,當前房市買氣低迷,預售案場來客量銳減,部分建商甚至暫緩推案。然而,央行政策雖嚴,卻非「全面打壓」,例如針對首購族的「新青安貸款」仍維持優惠,顯示政策仍試圖在抑制投機與保障剛需間取得平衡。
隨著年底自主管理期限逼近,市場關注央行是否調整政策方向。專家普遍認為,若房價未明顯回落、銀行放款集中度仍偏高,央行恐維持緊縮基調。對購屋族而言,與其等待政策鬆綁,不如審慎評估財務能力,把握當前議價空間增大的「買方市場」機會,才是務實之舉。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