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貸款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驗屋
社宅
裝修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非法翻拍名冊、寄開發信?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

非法翻拍名冊、寄開發信?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
M-news 非法翻拍名冊、寄開發信?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 房仲業者為求業績,時常遊走法律邊緣獲取客戶個資,近年來已引發多起法律糾紛。從非法取得住戶名冊到未經同意寄發開發信,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權,更...

非法翻拍名冊、寄開發信?房仲個資亂用恐吃上牢飯

房仲業者為求業績,時常遊走法律邊緣獲取客戶個資,近年來已引發多起法律糾紛。從非法取得住戶名冊到未經同意寄發開發信,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權,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與高額賠償。房仲業競爭激烈,從業人員為求業績往往不惜鋌而走險,違法取得並利用個人資料。最常見的違法態樣包括透過非正當管道購買客戶名單、未經許可進入社區大廳翻拍住戶名冊,以及從不明管道取得屋主個人資料用於開發案件。這些行為已經嚴重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的相關規定。

 

常見違法態樣與實際案例

除了非法取得個資外,房仲業者還經常非法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例如將取得的個人資料用於特定目的以外的用途,或將資料對外不當流通。實務上常見的是未經同意就寄發開發信給住戶,且在信封寫出完整姓名而非僅標註「貴住戶」,這種行為已經構成明確的個資法違反。

另一個常見問題是未盡告知義務。根據個資法規定,對於非當事人提供的個人資料,應於蒐集前向當事人告知資料來源及其他應告知事項。但許多房仲業者往往忽略這一義務,直接使用獲得的個資進行業務開發。

2025年新北地院就判決了一起典型案例。簡姓台商涉嫌在中國招募團隊,蒐集大量台灣房產個資後創建「房仲查詢系統」,該系統搭配台灣建物第二類謄本及地政系統,能撈出屋主正確身分資訊,前後共獲利2827萬元。法院最終依違反《個人資料保護法》判簡嫌1年6個月有期徒刑。

 

違反個資法的三重責任

違反個資法可能面臨行政、民事與刑事三重責任。在行政罰鍰方面,若違法蒐集、處理或利用個人資料,主管機關可處5萬至50萬元罰鍰。

民事賠償方面,若受有損害,被害人可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損害賠償。根據個資法規定,每人每一件可求償500元至2萬元,如能證明實際損害更高,則可按實際損害求償。

最嚴重的是刑事責任。違反個資法,意圖營利而非法蒐集、利用個人資料者,最高可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100萬元以下罰金。2025年新北地院的判決就是典型案例,被告不僅面臨刑事處罰,還需追繳不法所得。

 

專家觀點與建議

房仲業者應建立合規的個資取得與使用流程。避免透過非正當管道獲取客戶資料,所有個資使用都應取得當事人明確同意,並遵循特定目的使用原則。隨著2025年個資法修法強化監管,企業面臨的法遵壓力與風險將顯著提升。建議企業應儘速制定並合規所處產業之「個資安全維護管理辦法」,避免直接曝險。民眾若發現個資被不當使用,可先委請律師代為寄發存證信函表達維權意旨,限期請求改善。如改善未果,可逕行對其進行相關法律爭訟程序。

 

房仲業者違反個資法的案例層出不窮,從非法取得住戶名冊到未經同意寄發開發信,這些行為不僅侵犯隱私權,更可能面臨刑事責任與高額賠償。隨著2025年個資法修法強化監管,企業應更加重視個資保護合規性。專家建議,房仲業者應該建立完善的個資管理制度,確保所有個資取得與使用都符合法規要求。同時,消費者也應該提高警覺,發現個資被不當使用時及時採取法律行動,共同維護個資安全與隱私權益。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