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賠償金要不要報稅? 高雄國稅局詳解關鍵認定標準

賠償金要不要報稅? 高雄國稅局詳解關鍵認定標準
M-news 賠償金要不要報稅? 高雄國稅局詳解關鍵認定標準 高雄國稅局近日針對賠償金課稅問題發布明確指引,強調賠償金是否需申報綜合所得稅,關鍵在於「是否實際彌補損失」。國稅局說明,若賠償金額低於實際損...

賠償金要不要報稅? 高雄國稅局詳解關鍵認定標準

高雄國稅局近日針對賠償金課稅問題發布明確指引,強調賠償金是否需申報綜合所得稅,關鍵在於「是否實際彌補損失」。國稅局說明,若賠償金額低於實際損失,屬損害賠償性質可免稅;但若超出實際損失部分,則須列為「其他所得」課稅。

國稅局特別列舉《所得稅法》明定的20種免稅所得,包括:人身傷害或死亡賠償金、國家賠償金、遺族撫卹金、軍公教勞工特定津貼、各類保險給付,以及研究獎學金等,提醒民眾這些項目均無需計入所得課稅。

局方舉例說明,曾有位陳姓民眾因鄰近建案施工不當導致房屋受損,經專業鑑定修復需240萬元,最終獲賠120萬元。國稅局最初認定賠償金應課稅,經納保官協助釐清後,確認賠償金額未超過實際損失,最終撤銷補稅處分。

「這個案例凸顯認定標準的重要性。」國稅局官員解釋,根據財政部函釋,和解賠償金若確實用於填補損害,且金額未超過實際損失,即屬免稅範圍。但若屬懲罰性賠償或超出損失部分,則須課稅。

國稅局提醒民眾,遇有賠償金課稅疑義時,應備齊相關證明文件,包括:

損害鑑定報告

修復費用估價單

和解協議書

實際支出憑證

納保官建議,若收到補稅通知有疑慮,可善用納稅者權利保護機制申請覆核。國稅局也將加強宣導,幫助民眾正確理解賠償金課稅界線,避免因不諳規定而影響權益。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