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突砍貸!購屋族慘賠百萬違約金 專家揭『這2類人』最危險」
近期房市浮現新危機,不少購屋者因銀行貸款成數縮減,面臨自備款不足的窘境,最終被迫放棄購屋並賠付違約金。這波「房貸緊縮潮」主要源自銀行嚴控不動產放款水位,加上區域房貸評等因素影響,讓許多購屋者措手不及,專家建議購屋前應審慎評估自身財務狀況與區域貸款條件。
市場觀察發現,這波房貸緊縮現象已造成明顯衝擊。
部分購屋者因實際核貸金額與預期落差過大,導致自備款出現缺口,最終只能忍痛解約並支付違約金。這類案例多發生在預售屋交屋階段,凸顯當前房市交易的新風險。
專業人士分析,造成貸款成數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二:
首先是銀行對區域的評等差異。各銀行會將不同區域劃分為A、B、C等級,若購屋地點屬於銀行的B級或C級區域,不僅貸款成數可能低於8成,利率條件也會較差。其次是購屋者自身財務狀況,包括收入穩定性、負債比等,都會影響最終核貸結果。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專家提出具體建議:
購屋前應主動向多家銀行進行「預評估」,在不查聯徵的情況下先了解可能的貸款條件;若發現自身財力不足,可考慮尋求家人擔保來提高貸款成數。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代銷業者口頭承諾的貸款成數往往過於樂觀,購屋者不應完全採信。
市場預期這波資金緊縮將持續至2026年第三季後才可能緩解,主因是銀行持續控管不動產放款,加上年底縣市長選舉的政策不確定性。對於已購買預售屋的消費者,專家強烈建議預留一筆週轉金,以因應交屋時可能的資金缺口。
當前房市環境下,購屋已不能只考慮房價本身,更需審慎評估貸款條件與自身財務能力。購屋者應建立正確認知:銀行貸款條件會隨市場環境變動,做好資金規劃與風險管理,才能避免陷入資金斷鏈的困境。這波房貸緊縮現象,也提醒我們房市交易中的財務風險管理日益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