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頭點石成金!北士科逆勢熱銷 全台預售市場陷「題材荒」寒冬
2025年的台灣房市正經歷前所未有的分化局面。一邊是受輝達總部進駐帶動的北士科預售案逆勢熱銷,另一邊卻是全台預售市場成交量暴跌80%的慘淡景象。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市場格局,凸顯當前房市已陷入「沒有題材就沒量」的惡性循環,買氣高度集中在少數具備科技產業、交通建設等明確利多的區域。
北士科成為今年房市罕見的亮點
自輝達5月宣布總部「星艦」落腳該區後,區域預售案單月成交量激增,佔台北市整體預售交易的34%,更帶動「遠雄泱玥」、「麟璞真」等高價建案單價站上140萬元大關。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分析,科技巨頭的進駐效應不僅吸引北投、士林在地客,更讓雙北外來客比例從10%攀升至40%,打破過去「蛋白區難吸高端買盤」的市場認知。
這樣的熱度僅是孤例
信義房屋數據顯示,6月全台預售成交量僅3,348件,較去年同期慘跌80%,新竹縣市更暴跌89%。尤其過往依靠台積電設廠題材的南部科學園區周邊,買氣明顯降溫,顯示科技業光環的「外溢效應」正在消退。代銷業者坦言,現今建案若缺乏捷運、重劃區、產業進駐等「三項全能」題材,即使祭出低首付、精裝修等優惠,案場來客仍常掛零。
市場分化反映價格策略
北士科建商趁勢調漲開價,部分案場甚至醞釀挑戰單坪150萬元關卡;反觀其他區域,已有建商透過「送裝潢」、「延長付款」等隱性降價手段,實際讓利幅度達10-15%,卻仍難刺激買氣。這種差異顯示,在央行信用管制與經濟不確定性雙重夾擊下,購屋族只願為「看得見的未來」買單。
當「輝達宅」成為房市唯一避風港,反映的正是台灣房市從「資金行情」轉向「實質需求」的深層變革。專家預期,這波「題材為王」的趨勢將持續深化,缺乏產業支撐的重劃區恐面臨更嚴峻調整。對購屋族而言,與其追逐全面鬆綁的幻影,不如緊盯重大建設兌現進度,才能在冷熱極端的市場中,找到真正抗跌的標的。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