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歌撐住了!三鶯線倒數通車前夕 房價硬挺5字頭 北漂族回流、剛性需求撐盤》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房市冷颼颼、六都成交量普遍下滑,但在新北鶯歌,卻出現一股「逆風撐盤」的現象。根據實價登錄顯示,鶯歌舊市區與鳳鳴重劃區新案成交價已見5字頭(每坪50萬元以上),在房市整體盤整的一年多裡,鶯歌價格竟不跌反漲,成為雙北外圍區中最抗跌的區域之一。
在地房仲指出,鶯歌房市能在這波寒冬中穩住兩大原因最關鍵:捷運三鶯線明年3月即將通車的重大利多,以及供需結構健康、惜售現象明顯。由於區域開發已趨飽和,加上不少中古屋主選擇「等捷運通車再賣」,待售量始終維持低水位,供給吃緊,自然撐住價格。
捷運加持 房價支撐不墜
東森房屋鶯歌加盟店店東廖麟鑫指出:「鶯歌房屋供給本就不多,鳳鳴重劃區面積不大,舊市區開發早已飽和;這一年多市場不景氣中,鶯歌待售量幾乎沒變。」而三鶯線預定明年3月開通,將串連鶯歌、樹林、三峽到板橋的生活圈,讓過去「離雙北太遠」的印象逐漸淡化。
目前鳳鳴重劃區新案成交單價約落在45至50萬元,逐步站上5字頭,而新成屋約40至45萬元。隨著捷運通車與商圈成熟,星巴克、全聯等品牌業者進駐,區域生活機能正在成形,吸引不少雙北通勤族提前卡位。
三大生活圈 各有市場族群
鶯歌房市可大致分為三個主要板塊:舊市區、鳳鳴重劃區與尖山地區,各有不同的吸引力與價格帶。
舊市區以鶯歌火車站為核心,交通、公車、火車路網密集,是生活最成熟的地段。這裡的公寓每坪25到30萬元就能入手,700至900萬元即可買到三房中古屋,華廈單價約30至35萬元,總價也僅千萬元出頭。對首購族或在地換屋族來說,是「有生活、有價格甜度」的實用選擇。
鳳鳴重劃區則屬於新興住宅區,建商推案活躍,社區規劃新穎。由於距鶯歌火車站僅約5分鐘車程,交通便捷,加上連鎖品牌商圈崛起,吸引不少雙北外溢族群與龜山工業區上班族入主。廖麟鑫指出:「這區新成屋價格雖高,但生活品質明顯提升,未來有望成為鶯歌版的『副都心』。」
至於尖山地區,雖非正式重劃區,但近年陸續有建案推出,形成本地「自成一格」的住宅群聚。新建案成交價約落在40至45萬元,5年內社區約40萬元上下,屋齡15年以上的物件甚至只要每坪30萬元出頭。由於住宅量體大、生活機能逐步完善,成為預算有限族群的熱門選擇。
剛性需求撐盤 「脫北族」成主力
觀察近兩年買氣來源,可以發現鶯歌買盤結構已逐漸改變。除了在地首購、換屋族外,不少「脫北族」看準火車與即將通車的捷運網絡,開始回流這裡。尤其來自龜山、林口一帶的工業區上班族與台北市區年輕通勤族,都將鶯歌視為「買得起、離得近」的替代選項。
房仲指出:「這群人不追求投資報酬率,而是重視交通與生活便利性。」因此,即便全台房市降溫,鶯歌仍有穩定自住需求支撐。反觀新北其他外圍區,如淡水、新店山區等地,因供給量大、通勤距離長,議價空間相對明顯,形成鮮明對比。
市場觀察:小鎮轉型的關鍵時刻
若捷運三鶯線順利於2026年全線運行,鶯歌將與板橋、土城、三峽正式融為同一生活圈,對外交通不再仰賴火車與省道,對內則形成自足的生活圈。屆時,鳳鳴重劃區將是最直接受惠區塊,房價有望突破現階段天花板。
然而,專家也提醒,短期內市場氛圍仍偏保守,購屋族應評估自身需求與資金壓力,不宜盲目追高。若真要進場,應鎖定「捷運通車可及區」與「生活機能已成形」的地段,才有保值空間。
M觀點 在房市調整期裡,鶯歌的表現確實耐人尋味。
一個曾被視為「偏遠」的小鎮,如今靠著捷運與穩健供需結構穩住陣腳,甚至逆勢成長。未來當三鶯線正式通車、生活圈完全成形,也許鶯歌不再只是陶瓷小鎮,而會成為新北南端最具潛力的宜居城市之一。圖/google ma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