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急升引爆房貸緊縮 撥款等候期拉長至兩個月
新台幣近期強勢升值,意外在銀行體系引發連鎖反應,導致房貸市場再度出現排隊等候潮。由於美元存款換算新台幣後價值縮水,多家銀行的不動產放款比率因此飆升,甚至超過內部設定的28%警戒線,使得房貸撥款等候期從原本的4週大幅延長至2個月以上,部分公股銀行情況更為嚴峻,幾乎重回去年「房貸荒」高峰期的3個月等待期。
匯率波動牽動房貸市場 銀行承作空間急縮
根據《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總和的30%。多數銀行基於風險控管考量,內部通常會設定更嚴格的28%警戒值。銀行主管坦言,新台幣每升值1元,就會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比率上升15個基點,這種匯率波動直接壓縮了銀行的房貸承作空間。
公股銀行首當其衝 撥款效率明顯下降
目前市場上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房貸撥款時間大幅延長。相較於過去正常時期約4週的處理時間,現在申請房貸的民眾普遍需要等待超過2個月,部分公股銀行的情況更為嚴重。銀行業者解釋,當不動產放款比率逼近法定上限時,銀行必須更加嚴格審核每筆貸款申請,同時也會優先放款給信用條件優異的客戶,這些因素都導致整體撥款效率下降。
市場影響深遠 購屋族面臨新挑戰
這波房貸緊縮潮對市場的影響正在逐步發酵。對於已經簽約的預售屋買家而言,延長的撥款時間可能導致違約風險上升;而有意購屋的民眾則面臨更嚴格的貸款條件審查。業界人士憂心,若新台幣升值趨勢持續,銀行可能進一步緊縮房貸政策,甚至重回去年最嚴峻時期的「房貸荒」狀態。目前已有部分銀行開始調整策略,包括提高利率、嚴格審核貸款成數等方式來控制風險。
對於有購屋需求的民眾而言,除了要面對高房價的壓力,現在還必須應付更嚴峻的貸款環境,無疑為房市增添了新變數。未來市場走向,將密切取決於新台幣匯率走勢與銀行業的因應策略,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