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打房打到換屋族?央行信用管制下 9成換屋客被迫「自生自滅」

打房打到換屋族?央行信用管制下 9成換屋客被迫「自生自滅」
M-news 打房打到換屋族?央行信用管制下 9成換屋客被迫「自生自滅」 中央銀行連續祭出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正在台灣房市掀起一波換屋危機。自第六、七波信用管制實施以來,第二戶房貸成數從原本的七成一路...

打房打到換屋族?央行信用管制下 9成換屋客被迫「自生自滅」

中央銀行連續祭出的選擇性信用管制政策,正在台灣房市掀起一波換屋危機。自第六、七波信用管制實施以來,第二戶房貸成數從原本的七成一路下修至五成,這項被視為打擊投機客的政策,卻意外成為換屋族的沉重負擔。最新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僅約一成的第二戶房貸申請者成功透過切結換屋機制取得貸款,其餘九成換屋族則被迫自行籌措資金缺口,或陷入進退兩難的觀望狀態。

 

政策美意變調 換屋族成最大受害者

根據央行統計,20236月至20255月底期間,全台第二戶房貸撥款共2.1萬件,其中僅2091件成功簽署切結換屋協議,占比約10%。這項數據背後隱藏著多重意涵:一方面可能顯示多數購屋者資金充裕不受影響,但更可能反映的是,許多有實際換屋需求的家庭因政策限制而被迫暫緩購屋計劃。尤其令人憂心的是,在向央行陳情換屋困難的59個案例中,有22件遭銀行直接拒絕,拒絕率達37%,顯示金融機構在風險考量下,對換屋貸款的審核日趨嚴格。

 

資金缺口困境 換屋族被迫鋌而走險

面對銀行緊縮放貸,換屋族不得不尋求各種應變之道。部分行庫不僅拒絕受理"名下有房但無房貸"的申請案,更直接拒收切結書,這使得繼承老宅、因工作遷徙等有正當換屋需求的民眾陷入困境。業者觀察到,不少換屋族轉向民間融資管道籌措短期資金,承受更高的利息負擔;更有人被迫採取"先賣後買"的冒險策略,在市場不確定性高的情況下,承受無房可住的風險。而購買預售屋的換屋族,則必須在交屋前出售現有住宅,才能重新取得首購資格,這種時間壓力更增添換屋過程的複雜性。

 

政策反思時刻 市場呼籲差異化管制

當前房市正面臨政策目標與實際需求的嚴重落差。央行信用管制原意是抑制投機炒作,卻誤傷了有實質居住需求的換屋家庭。業界人士指出,現行政策未能有效區分投資客與換屋族,導致市場出現扭曲現象。尤其在全台房價高漲的環境下,換屋族本就面臨龐大的資金壓力,信用管制無疑雪上加霜。部分專家建議,應建立更細緻的差別化管制措施,例如對持有年限較長、有明確換屋需求的家庭給予較寬鬆的貸款條件,才能真正落實居住正義。

 

這波信用管制風暴不僅改變了房市生態,更凸顯政策制定需要更多同理心與精準度。隨著愈來愈多換屋族陷入貸款困境,相關單位有必要重新檢視管制措施的實際影響,在穩定房市與保障民眾居住權益間取得平衡。否則,當換屋需求持續受到壓抑,不僅將影響數以萬計家庭的居住品質,更可能對整體房市健康發展造成長期傷害。在這場政策與市場的角力中,如何創造多贏局面,將是主管機關面臨的重要課題。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