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潢貸真的絕跡了? 預售屋驗屋前資金疑慮升溫 專家揭多貸可能性
M傳媒 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預售屋使用執照剛下來,接下來要驗屋與對保,但裝潢費怎麼辦?」這是近期許多首購族在社團裡熱議的共同困境。就有一名網友提問,他向代銷詢問是否能透過合作銀行申請「裝潢貸」,卻被直接回覆「現在基本上沒有銀行在辦」。然而,另一邊卻有人分享自己成功辦理裝潢貸,引發疑慮:究竟裝潢貸是否真的全面喊停?還是仍有特殊管道可行?同時,該網友也想知道,若希望房貸能從八成提升到八成半,是否還有空間可操作?
房產專家指出,近年來「裝潢貸」確實愈來愈少見。由於部分案件被濫用成「變相多貸」或挪作投資,銀行審核趨嚴,許多主流金融機構已縮手,僅剩少數特定銀行或信用合作社,會依個案條件評估。一般來說,銀行會要求出具裝潢契約書、估價單,甚至實際付款證明,才可能核貸,且金額與年限往往不若過去寬鬆。
一名不願具名的銀行主管坦言:
「裝潢貸不是完全沒有,但現在幾乎變成『關係型貸款』,意即客戶若與銀行往來頻繁、財力證明完整,才有機會爭取到。」換言之,並非市場消失,而是門檻大幅提高,普通購屋族很難一開始就順利申請。
至於網友關注的「多貸0.5成」,專家則直言,這在現行信用管制下相當困難。
依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首購貸款雖能爭取到八成,但超貸空間已被高度壓縮。過去透過「裝潢貸」或「信貸」補足的做法,如今受限於總負債比檢核與房貸嚴格審核,難度明顯增加。
房仲業者提醒,如果真的有額外資金需求,可以考慮三種替代方案:
一是 信用貸款,但利率通常較高,且會拉低銀行核准房貸額度;
二是 向家人借款或以親友共同借貸,避免單一負債比過高;
三則是等待交屋後,以房屋設定第二順位抵押,再進行資金規劃,不過這種方式需額外費用,也會增加風險。
法律顧問提醒:「不少人為了多貸,會考慮簽所謂『陰陽合約』,將買賣契約金額抬高以獲取更高貸款。這其實涉及偽造文書與詐貸風險,一旦被查獲,不僅貸款會被收回,還可能留下刑事紀錄。」整體來說,「裝潢貸」並非徹底消失,而是成為少數人才辦得到的「特例貸款」;至於多貸 0.5 成,則幾乎已被政策堵死,除非具備特殊財務條件或額外資金擔保,否則難以突破。
M觀點:買房資金籌措不該只依賴「多貸」幻想。
專家建議,購屋族應在簽約前就預先規劃好裝潢與緊急支出預算,避免在交屋前陷入資金斷鏈。畢竟,房貸是長達數十年的財務承諾,與其為了「多貸」冒風險,不如務實盤點財務,讓購屋過程更穩健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