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仲最壞的時刻過了,但房價最壞的時刻還沒到! | M傳媒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房仲最壞的時刻過了,但房價最壞的時刻還沒到!」點出房市最微妙、也最矛盾的氣氛。一邊是房仲業者感受到買氣回升,彷彿春燕報到;另一邊,購屋族心心念念的房價下修卻毫無影子,讓人苦笑:到底是市場要暖沒暖,還是房價在裝死?
房市交易量急凍,房產達人張惠山坦言「真的很冷」。
張惠山分析,這波動能主要來自「壓抑太久」的剛性需求,像是等了好幾年的首購族、空間不夠的換屋家庭。他們原先期待房價會因升息、景氣不穩而明顯回落,但一年又一年等下去,發現房價根本跌不動,只能硬著頭皮開始積極看房。
但房市真的復甦了嗎?這波只是「量回來,但價沒退」。
成交比以前難多了,買家覺得價格太高、賣家又不願意退太多,導致議價攻防持續拉鋸。現在要成交,比拼的是業務專業與溝通能力,早已不是「行情熱隨便就成交」的年代。
房價韌性遠比預期強大。
根據內政部最新房價指數,全國房價依舊高檔盤整,只有炒過頭的區域略微修正。專家指出,三大力量撐住房價:建築成本一路往上、通膨心理持續發酵、資金依然充沛。要讓房價真正下修,短期難度極高。
張惠山表示,目前市場明顯呈現「量升價穩」的格局。
他指出,供給增加讓價格不容易再創新高,但高成本讓建商也不可能大降價,形成一種「買方不追、賣方不退」的平衡。
這樣的氛圍對購屋族來說可說是折磨。
許多等待多年、手握頭期款的人正在進入最矛盾的心理狀態,在買怕買在高點,不買又怕未來更買不起。每一次打開房市新聞,心裡都在上演「進場 vs. 觀望」的心理戰。
張惠山 業者確實迎來久違的暖意,但房價這場寒冬仍難宣告結束。
房市正處在需求出籠與價格僵持的拉鋸期,任何一方風向轉變,都可能改寫市場走勢。對一般購屋族而言,與其天天盯著房價是否要跌,不如回到最重要的原點:自身需求、財務狀況、長期規劃。畢竟,房子最終是「住」的,不是用來猜漲跌的。當市場紛擾不斷,回到基本面反而是最務實、最安心的選擇。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