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買不如租?租屋族的無奈人生:政策美意卻由租客買單 | M傳媒

買不如租?租屋族的無奈人生:政策美意卻由租客買單 | M傳媒
M-news 買不如租?租屋族的無奈人生:政策美意卻由租客買單  【M傳媒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當「買不如租」的觀念從西方傳入台灣,卻在這個把房地產當投資品的海島上,遭遇了殘酷的現實考驗。「囤房稅...

買不如租?租屋族的無奈人生:政策美意卻由租客買單 

【M傳媒房產中心/綜合報導】

當「買不如租」的觀念從西方傳入台灣,卻在這個把房地產當投資品的海島上,遭遇了殘酷的現實考驗。「囤房稅最後一定轉嫁租客,租客的負擔不見得比較小」,這句一針見血的觀察,道破了台灣租屋市場的殘酷真相。在投資客遍地的台灣房市,租屋族正面臨著頻繁搬遷與租金上漲的雙重壓力。

 

走在都會街頭,隨處可見新建案的廣告看板,背後隱藏的是大量「待價而沽」的閒置房屋。根據財政部統計,全台持有四戶以上房屋的人數超過38萬人,這些被囤積的房屋中,高達八成都處於「隨時準備出售」的狀態。這意味著租客就像暫時的過客,永遠不知道下一次搬家會是何時。

 

台灣人對房地產的痴迷,從數據上可見一斑。

內政部最新調查顯示,台灣平均每人持有1.2戶房屋,遠高於歐美國家的0.6到0.8戶。這種將房屋視為投資品的文化,造就了特殊的租屋生態。多數房東的心態是「邊租邊賣」,租客往往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就必須面對被迫搬遷的命運。

 

頻繁搬家的成本,遠比想像中高昂。

除了每次搬家動輒上萬元的費用外,還包括適應新環境的時間成本、孩子轉學的適應問題,以及不斷重新建立生活圈的精神耗損。許多租屋族在經歷數次「孟母三遷」後才恍然大悟:原來租屋並沒有比較省錢,反而讓自己永遠處於不穩定的狀態。

 

囤房稅實施意在抑制房地產炒作,卻意外成為租屋族負擔。

房東很容易將增加的稅負成本轉嫁到租金上,結果反而加重了租客的負擔。這種「政策美意,租客買單」的現象,在租屋市場供不應求的都會區尤其明顯。

 

相較於歐美國家穩定的租屋環境,台灣租屋市場的短期租約文化,讓「租屋成為一種長期選擇」的觀念顯得格外諷刺。在德國,租屋是常態,法律保障租客可以長期穩定居住;在台灣,租屋卻像是臨時避難所,永遠無法給人真正的歸屬感。

 

更令人憂心的是,許多人在「買不如租」的觀念影響下,持續觀望等待,卻錯過了購屋的最佳時機。當他們終於厭倦了不斷搬家的生活,回頭想要買房時,才發現房價已經漲到難以企及的高度。這段租屋期間省下的,恐怕遠不及房價上漲的幅度。

 

資深房仲業者觀察,台灣的租屋市場存在著嚴重的資訊不對稱。

租客往往無法判斷房東是真的想要長期出租,還是只是將房屋當作「暫時停泊的投資品」。這種不確定性,讓租屋生活充滿了壓力與不安。當西方的租屋觀念遇上台灣的投資文化,產生的不是美好的居住正義,而是頻繁搬遷的惡性循環。與其相信「買不如租」的理論,不如認清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現實。

 

在這個把房子當成投資品的島嶼上,擁有一個安穩的家,或許需要付出更多代價,但換來的穩定與歸屬感,卻是金錢難以衡量的。與其不斷追漲的房價賽跑,不如在能力範圍內,為自己尋找一個能夠真正落腳的家。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