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億預算助老宅新生 內政部推「老宅延壽計畫」打造高齡安居環境
面對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與住宅老化雙重挑戰,內政部24日宣布將投入50億元特別預算推動「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這項為期3年的計畫將針對全台500萬戶30年以上老舊住宅,透過修繕補助與政策整合,讓長者能安心在原居所養老,同時達成居住安全升級與淨零減碳目標。
內政部長劉世芳在部務會報中指出,台灣超過半數住宅屋齡已達30年以上,特別是在4至6層樓的老舊集合住宅,普遍面臨管線老化、無障礙設施不足等問題。新通過的「老宅延壽計畫」將重點補助初評安全的建物,項目包括管線更新、屋頂防水、無障礙設備增設等,並整合衛福部長照3.0與經濟部節能政策,形成完整的居家養老支持系統。
這項計畫特別強調「以修代建」的永續理念,透過既有建築的機能升級,不僅能避免長者搬遷困擾,更能減少拆除重建產生的碳排放與廢棄物。國土管理署同時著手檢討「危老條例」,計劃新增修繕機制選項,讓不適合重建的老宅也能獲得適切改善。據估算,此舉除能提升居住安全,還可帶動營建產業轉型,創造建築修繕的新市場需求。
為完善政策內容,內政部過去一年已舉辦多場跨領域研討會,邀集產官學界共同研商。今年更與經濟部、衛福部及地方政府展開密集協調,就執行細節取得共識。計畫特別注重無障礙環境的建置,期望透過電梯增設、動線改善等工程,讓高齡住戶的行動更自主安全。
「老宅延壽計畫」預計近期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即可啟動,這項跨部會合作的政策,不僅要解決「人屋雙老」的社會課題,更希望建立兼顧居住正義與環境永續的住宅政策新模式。隨著計畫推行,台灣的老舊社區可望逐步轉型為適合高齡安居的環境,讓長者能在熟悉的住家安享晚年,同時為淨零建築目標奠定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