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砸50億救老屋!內政部推「老宅延壽」計畫 最高補助65%年底上路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全台超過三成住宅屋齡已逾30年,漏水、電線老化、沒有電梯等問題成為不少家庭的「共同煩惱」。內政部為改善老舊建築安全與居住品質,推出全新「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預計三年投入50億元經費,協助全國約500棟老宅重獲新生。該計畫最快將在今年底正式上路,最高補助比例達65%,若為弱勢或高齡住戶,更可再加碼補助50%,整體將帶動百億級的修繕經濟效益。
根據內政部規劃,這項計畫將優先針對屋齡30年以上、4至6樓的集合住宅及6樓以下透天厝,補助範圍包括公共區域管線更新、外牆立面修繕、屋頂防水工程、新增電梯及無障礙設施等。此外,也將協助改善室內安全,如加裝扶手、地面防滑、高低差調整及防墜措施等,讓老屋不只是「修舊如舊」,更能「活得更久、住得更安全」。
內政部指出,計畫經行政院核定後,將由中央成立「老宅延壽顧問團」,結合建築師、公會及修繕業者組成輔導平台,年底率先在雙北地區舉辦六場巡迴說明會,第二波將前進新竹、基隆與彰化,第三波擴大至全台其他縣市,協助民眾了解申請資格與施工流程。
值得注意的是,《危老條例》將於2027年5月底屆期,內政部也同步啟動修法,準備增訂「老宅延壽修繕機制」,形成「重建+修繕」雙軌並行的更新模式。國土管理署主秘歐正興表示,危老重建雖能全面翻新,但門檻較高、程序繁複,而延壽修繕則能以較小規模、較低成本改善居住環境,讓更多無法都更的社區也有翻新契機。
不少專家指出,這項政策對於「卡在都更門外」的老社區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過去許多公寓樓梯老舊、漏水不斷,但因產權分散或住戶意見難統一,遲遲無法申請重建,如今可透過延壽計畫獲得實質補助,兼顧安全與生活品質。
【M觀點】
「老屋不該被拆光,而是該被修好。」這句話正好呼應了老宅延壽計畫的精神。台灣邁入高齡社會,老屋與老人共存已是現實,與其等危老條例屆期後重頭來過,不如讓更多屋主提早啟動修繕。這場老屋復興運動,除了是建築物的更新,更是人與城市共老的開始。。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