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理事示警:房貸壓力恐擴散 未來一年銀行逾放比須嚴防上升
【M傳媒財經中心/專題報導】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監事聯席會議事錄摘要出爐,多位理事對未來房市風險表達關切。雖然央行「連六凍」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理事們警告,隨著房價高檔、薪資增幅有限,若景氣或就業狀況轉弱,恐有部分民眾難以負擔房貸,導致銀行逾放比上升,這是未來半年到兩年內必須嚴密觀察的潛在風險。
央行指出,第三季會議中,全體理事一致同意將重貼現率維持在2%,並不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理事們普遍認為,國內通膨雖已趨緩,但物價仍具「黏性」,尤其是房租與外食價格居高不下,加上颱風與進口成本變動等外部因素,都可能讓通膨再度升溫。
在經濟面上,理事們點出目前台灣產業呈現「M型化」現象,AI熱潮帶動電子資訊業出口與投資暢旺,但傳產業卻受美中貿易與成本壓力拖累,部分企業甚至出現減班休息現象。為此,多位理事建議,央行可透過「公開市場操作」減發定期存單,間接釋出資金,協助中小企業維持流動性,而非直接調降存款準備率,讓政策更具彈性與精準性。
然而,最受矚目的仍是房市議題。理事們指出,雖然目前房市交易明顯降溫,但不動產放款餘額仍維持高檔,顯示資金仍集中於房地產市場。央行自第二季起讓銀行有更大空間彈性調整房貸條件,短期確實緩解了民眾「核貸卡關」問題,但整體房貸負擔率在多數縣市仍高於合理水準的30%,顯示購屋壓力未減。
有理事特別提醒,若未來一年內景氣放緩或就業市場出現波動,將可能導致部分貸款戶出現繳息困難,雖目前全體銀行的不動產逾放比仍在安全範圍,但「不能掉以輕心」,建議央行與金融監理單位持續關注貸款族的還款風險與銀行曝險比重。
M觀點:央行這次議事錄釋出的訊號相當明確,利率雖凍,但政策警戒心並未鬆懈。
房市量縮價挺、房貸負擔沉重,加上民眾財務槓桿偏高,已成金融穩定的潛在隱憂。接下來半年至一年內,若經濟出現風吹草動,房貸族可能成為最先被波及的一環。央行如何在「不升息、不放鬆」之間拿捏節奏,將決定房市軟著陸或硬修正的命運。。
 
 
 
 
.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