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買預售屋承諾「6米計劃道路」竟變私人地?建商擺爛7個月不處理,我該怎麼辦?

買預售屋承諾「6米計劃道路」竟變私人地?建商擺爛7個月不處理,我該怎麼辦?
M-news 「計劃道路變卡車位?別讓建商的一句『會處理』,變成你的惡夢開端!」 一名網友在台南市安南區購買了一間透天預售屋,當初代銷信誓旦旦表示:「B1戶前面是6米計劃道路,未來政府會徵收,絕對不用擔心出入問題!」然而,交屋後才發現,這條所謂的「計劃道路」竟有部分土地是私人所有,地主甚至在路中央放置障礙物,導致實際可通行寬度不到3米,車輛根本無法進出!

買預售屋承諾「6米計劃道路」竟變私人地?建商擺爛7個月不處理,我該怎麼辦?

「計劃道路變卡車位?別讓建商的一句『會處理』,變成你的惡夢開端!」

一名網友在台南市安南區購買了一間透天預售屋,當初代銷信誓旦旦表示:「B1戶前面是6米計劃道路,未來政府會徵收,絕對不用擔心出入問題!」然而,交屋後才發現,這條所謂的「計劃道路」竟有部分土地是私人所有,地主甚至在路中央放置障礙物,導致實際可通行寬度不到3米,車輛根本無法進出!

 

更糟的是,網友已經辦理貸款並完成過戶,建商卻遲遲未能與地主協商成功,問題拖了7個月仍未解決。如今,他同時背負舊屋房貸和新屋房貸,卻因無法入住而承受巨大壓力,憤而質疑:「代銷和建商是否涉及廣告不實?我該找消保官還是直接提告?」

 

「計劃道路」變私人地,建商是否該負責?

如果建商或代銷在銷售時明確承諾「6米計劃道路」,卻未告知部分土地屬私人所有,可能涉及「廣告不實」或「隱瞞重要資訊」。

關鍵在於能否證明建商「明知土地權屬有問題卻仍誤導消費者」,例如合約、廣告文宣或對話紀錄中是否有相關保證。

 

建商拖延不處理,購屋者如何自救?

若建商僅口頭承諾「會協調」,但合約未載明道路問題的解決責任,法律上可能難以強制執行。

但若因道路無法使用導致房屋「無法正常居住」,購屋者可主張建商未履約,要求賠償或解約。

 

【法律與救濟途徑】

1. 蒐證:確認建商是否違法

調閱土地謄本:確認門前道路的土地所有權歸屬(政府或私人)。

整理銷售證據:找出代銷的廣告DM、合約條款、LINE對話紀錄,尤其關於「6米計劃道路」的承諾。

詢問其他住戶:若有多戶受害,聯合舉證更能證明建商系統性誤導。

 

2. 協商:找消保官與主管機關施壓

向消保官申訴:申請消費爭議調解,要求建商賠償或解決問題。

向地政局檢舉:若建商廣告不實,可依《公平交易法》或《不動產經紀業管理條例》開罰。

發存證信函:正式要求建商限期處理,否則將提告,此舉常能迫使對方正視問題。

 

3.行動:提告求償

民事訴訟:主張建商「債務不履行」或「瑕疵擔保責任」,要求解約、退款或賠償損失(如多繳的房貸、租金)。

刑事詐欺:若證明建商「明知道路有問題仍故意隱瞞」,可提告詐欺罪(但舉證門檻較高)。

 

【給購屋者的建議】

別再等待建商「善意回應」!

拖延越久,建商脫產或擺爛的風險越高,應儘速啟動法律程序。

找專業律師諮詢

不動產糾紛複雜,律師能協助釐清合約漏洞、擬定訴訟策略,提高勝算。

團結其他受害住戶

若社區有多戶相同問題,集體訴訟或施壓更能引起建商重視。

 

預售屋糾紛中,建商常利用消費者對土地法規的不熟悉,以話術誘導簽約。此案例凸顯購屋時務必確認「道路用地權屬」,並要求將承諾白紙黑字寫進合約。若已受害,應積極蒐證、尋求救濟,別讓自身權益睡著!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