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限貸發威!房仲曝『量縮價修』已成定局 現在買房能砍價多少?
2025年台灣房市上半年交易冷清,下半年預期將延續「量縮價修」格局。儘管部分大型建商仍有調整價格的空間,但中小型建商因資金壓力可能面臨更嚴峻的挑戰。市場傳言房價可能下跌2至4成,甚至出現連續數年修正,但專家普遍認為,短期內房價不會崩盤,而是呈現區域分化的緩降趨勢,其中精華區抗跌性較強,而外圍區域修正幅度可能更為明顯。
信用管制+房貸緊縮,買氣明顯降溫
六都1-5月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7%,交易量創近八年新低,顯示市場已從多頭轉向盤整。尤其投資客與多屋族受限貸令影響,購屋意願大幅降低,使得市場回歸自住需求主導。
建商資金周轉壓力浮現
部分中小型開發商因前期槓桿過高,若未能順利取得融資或銷售去化,可能面臨「爛尾樓」風險,甚至引發倒閉潮。相較之下,大型建商雖有調整價格的餘裕,但多數僅是「少賺」而非虧本出售,整體市場尚未出現恐慌性拋售。
區域價格分化明顯:
從區域來看,市中心精華地段(如台北大安區、台中七期)因供給稀缺,房價修正幅度較小,約5%-8%;而蛋白區(如新北淡水、桃園青埔)可能下修10%左右;至於邊陲區或過度炒作的重劃區,由於買盤薄弱,部分建案恐面臨15%以上的價格調整。
換屋族成為市場主力
尤其「正三房」產品因符合家庭需求,去化速度相對穩定。然而,受限貸政策影響,換屋族仍需面對高自備款門檻,使得整體交易動能受限。
綜觀2025下半年房市,量縮價修已成趨勢,但大幅崩盤的可能性低。對自住客而言,市場回歸理性,議價空間擴大,不失為進場時機;但對高槓桿建商及投資客來說,資金周轉壓力將持續考驗其營運韌性。未來若銀行放貸政策未見鬆綁,房市低迷格局可能延續至2026年,市場將進入新一輪的調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