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換屋陷貸款困境 共同持有房產反成換屋阻礙
許多情侶或新婚夫妻為保障雙方權益,購屋時常選擇「一人一半」共同登記,卻沒想到這樣的安排可能成為未來換屋的絆腳石。近期就有案例顯示,一對夫妻因早年共同持有房產,在生育後需要換屋時,面臨第二戶房貸成數受限、利率較高的困境,最終只能透過贈與方式解決,反映出央行信用管制下,共同持有房產可能帶來的換屋難題。
在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下,名下已有一戶房產者,購買第二戶時貸款成數最高僅五成,且無寬限期,這讓許多早年共同登記的夫妻陷入兩難。實務上常見的解決方式有三種:一是將房產贈與配偶,以「淨空」一方名義重新取得首購資格;二是利用央行提供的換屋切結方案,承諾在一年內出售舊屋;三是直接以無房貸的配偶名義購屋。
贈與雖能解決貸款問題,但需負擔相關稅費;
切結方案則因銀行貸後管理嚴格,且當前房市交易遲滯,舊屋未必能如期出售;至於以無貸款配偶名義購屋,則可能面臨還款能力審查更嚴格的問題。聯徵中心數據顯示,2023年第三季至2025年第一季共36.3萬筆房貸中,僅2,142件採用央行換屋協處方案,比例極低,反映多數換屋族仍傾向觀望或另尋他法。
面對複雜的換屋困境,專家建議有意換屋者應提前規劃
首先,需精算可負擔的頭期款與裝修費用,避免資金周轉不靈;其次,若考慮贈與或切結方案,應諮詢專業人士評估稅負影響;最後,在當前市場交易量低迷下,可耐心尋找性價比高的物件,並與銀行充分溝通貸款條件。
共同持有房產在政策與市場變動下衍生新難題
這現象不僅凸顯房市政策對換屋族的影響,也提醒購屋者在產權登記時需更有遠見。未來若房市持續低迷,相關困境可能更加普遍,主管機關或需思考如何在打擊投機的同時,為真實換屋需求開闢更友善的途徑。對消費者而言,審慎規劃產權安排與資金流動,將是避免陷入換屋困境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