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抱歉!由於您使用的瀏覽器已經過時,微軟已經於2016年停止IE10以下瀏覽器的技術支援,請您安裝Google Chrome瀏覽器
House579房屋交易買賣平台
狸樂聚
貸款
房仲
社宅
賣厝阿明Line
收起
  1. 首頁
  2. M-News
  3. M-news

國稅局提醒:宗教團體沒登記成「財團法人」,大筆捐贈恐補稅! | M傳媒

國稅局提醒:宗教團體沒登記成「財團法人」,大筆捐贈恐補稅! | M傳媒
M-news 國稅局提醒:宗教團體沒登記成「財團法人」,大筆捐贈恐補稅!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許多人捐款給寺廟或慈善機構時,總以為這是「做好事」不會被課稅,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近日提醒,...

國稅局提醒:宗教團體沒登記成「財團法人」,大筆捐贈恐補稅!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許多人捐款給寺廟或慈善機構時,總以為這是「做好事」不會被課稅,但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近日提醒,若捐贈對象不是依法登記的財團法人宗教或公益團體,這筆錢可能會被列入贈與總額,甚至要補贈與稅。

 

國稅局說明,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個人捐贈教育、文化、公益、慈善、宗教團體或祭祀公業的財產,若要免列入贈與總額、享有免稅待遇,必須同時符合兩大條件:

一是受贈單位必須是依法登記的財團法人;二是該法人要符合行政院訂定的公益標準,例如董監事中,捐贈人及其三親等內的親屬人數不得超過董事會或監事會的三分之一,且不得經營與創立宗旨無關的業務。

 

聽起來繁瑣,但這些規定其實攸關稅務風險。國稅局指出,許多民眾平時會捐款給地方宮廟、社福機構或基金會,多數金額不大,不會超過年度贈與免稅額244萬元(以2024年標準計)。然而,一旦金額較大、特別是一次性捐出土地或高額現金時,就必須確認受贈單位是否有「財團法人」資格。若寺廟只是傳統組織、未依法登記,國稅局依法可補徵贈與稅。

 

實務上就曾發生民眾捐贈不動產給在地寺廟,後來才發現該寺廟未完成法人登記,結果被認定為一般贈與,補稅數十萬元。稅務專家提醒,宗教團體雖以公益為目的,但若未符合法人登記與組織規範,就不屬於「公益性團體」,無法享有免稅優惠。

 

而對寺廟或基金會來說,若希望爭取社會捐贈,也應盡早完成財團法人登記與定期申報制度,避免信眾的愛心變成稅務糾紛。

 

值得注意的是,稅法中的「財團法人」不僅是一張執照,還必須在組織架構與運作上接受主管機關監督。國稅局表示,只要宗教團體、公益組織具合法登記、符合公益條件,捐贈者的金錢或財產可不計入贈與總額,免課贈與稅,也不用擔心後續補稅問題。

Message Board

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