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區市場現象解密 屋主組「價格捍衛聯盟」暗藏不能說的獲利模式
最近中和區中古屋市場出現一個有趣現象:儘管房市交易量縮減,許多屋主卻堅持不願大幅降價求售。這讓不少購屋族感到困惑,明明房子看起來很難賣,為什麼屋主還如此堅持價格?其實這背後有多重因素影響,從政策面、市場機制到屋主心理都扮演重要角色。
市場機制與政策影響
從市場基本面來看,雖然2025年房市呈現「量縮價緩跌」的趨勢,但屋主不願降價有其理性考量。首先,資金成本與持有壓力是關鍵因素。許多屋主在低利率時期購入房產,持有成本相對較低,沒有急迫出售的壓力。加上近年通膨推升營建成本,讓屋主對房價有較高期待。政策因素也扮演重要角色。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主要針對多屋族和投資客,對於僅有一、兩戶房產的屋主影響有限。這些屋主往往沒有資金壓力,寧可等待好價格也不願賤售資產。此外,囤房稅雖然提高多屋族的持有成本,但自住屋主的稅率反而下降,降低了出售動機。
屋主心理與市場預期
屋主的價格堅持也反映對市場的預期心理。許多屋主仍然記得前幾年的房市榮景,期待市場回暖。這種「價格認同」心理讓屋主難以接受低於預期的出價,特別是當中古屋與預售屋存在巨額價差時(台中價差甚至超過100%),屋主更不願輕易讓價。
此外,區域發展前景也是考量重點。中和區屬於新北市核心地帶,生活機能完善,租賃需求強勁(新北市租金中位數達1.3萬元,居全台之冠)。屋主可能選擇轉售為租,等待市場好轉,而非降價求售。
給購屋者的建議
面對這種市場狀況,購屋者可以採取以下策略:
擴大議價力度:目前市場議價空間已擴大。數據顯示,永慶房產集團七大都會區成交議價率在9%以上的交易占比已全面攀升至5成以上。這意味著買方有更大的議價空間,不妨勇敢出價。
關注急售物件:市場上仍有因個人因素急需出售的屋主,這些物件通常有較大談判空間。透過房仲業者充分了解屋主的售屋動機,有助於發現這些機會。
考慮中古屋價值:中古屋雖有屋齡問題,但通常公設比較低,坪數實在。且相比預售屋,中古屋價格相對親民,是預算有限購屋族的務實選擇。
中和區中古屋主不願降價的現象,是多重因素下的理性選擇。
從持有成本、政策影響到市場預期,都讓屋主有本錢等待好價格。對購屋者而言,與其期待屋主大幅降價,不如把握當前增加的議價空間,積極尋找符合需求的物件。房市永遠存在買賣雙方的價格拉鋸戰,關鍵在於找到平衡點。隨著市場持續調整,買方優勢正在增加,耐心尋找和理性出價,還是有機會找到理想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