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價審議大轉彎!1400萬戶10月起電價擬漲3% 每月多付百元內
M傳媒 生活中心/專題報導
電價凍漲希望破滅!經濟部今(19)日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原本外界預期電價可望維持凍漲,但昨日政策出現重大轉折。由於台電累積虧損超過4000億元,且政府千億撥補預算三度遭立法院封殺,經濟部決定爭取合理反映住商電價,預計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用戶,每月新增電費將控制在百元以內,約1400萬戶住宅、小商家都將受到影響,平均調幅控制在3%以內,這將是2024年4月以來首次調整民生電價。
台電財務狀況岌岌可危,截至7月底累積虧損高達4179億元。儘管台電今年已自5月起連續4個月轉虧為盈,截至前7月累計稅前盈餘41億元,全年有望打平,但累虧壓力仍未消除。更嚴重的是,民生電價目前仍是「賣1度虧1元」的狀態,住宅第一段(120度以下)電價每度僅1.68元,甚至遠低於20年前水準。
根據台電資料,目前平均民生電價每度2.77元,但每度發電成本約3.88元,意味著民生用電長期處於賠售狀態。4口之家平均每月用電700度,而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的住宅戶數占整體93%。
本次調整方案主要針對:
1. 住宅電價六段:約1340萬戶
2. 小商家電價五段:約91萬戶
台電特別希望調整早期被凍漲的第一段(用電120度以下)、第二段(用電121度至330度),以及小商家第一段(用電0至330度)非夏月電價2.18元,這些都低於發電成本。為減輕民眾負擔,經濟部提出「月用700度以下用戶,每月電費增加不超過100元」的原則,整體調幅壓在3%之內。初估整體平均漲幅不會超過3%,對台電全年財務挹注約60億元內。
產業電價方面,由於先前已連續調漲四次,平均工業電價已超出台電成本,本次原則上不會調整。經濟部也尊重審議委員決定,是否恢復過去因景氣欠佳而凍漲或減半調漲產業的正常電價。工商團體普遍喊話「不可漲電價」,商總等委員預料將在審議會中聚焦討論如何降低物價影響。在野黨立委則批評這是政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的後果,不應由民眾承擔。
電價爭議凸顯能源政策與民生平衡。隨著審議會結果出爐,台灣民眾能否接受「每月多付百元」的電價微調方案,將成為接下來關注的焦點。無論結果如何,這都將是檢視台灣能源政策與社會共識的重要時刻。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