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工業地10.6億成交!上市企業看好北台灣物流樞紐潛力
產業升級與交通優勢加持,桃園觀音正從傳統工業區轉型為北台灣物流核心基地
桃園觀音工業區近期完成一筆重磅土地交易,總金額達10.6億元的大面積工業土地,由兩家大型上市企業完成買賣。這筆交易不僅創下當地近年來最高金額的工業地交易紀錄,更突顯企業對觀音區位優勢和未來發展潛力的高度信心。
戰略區位吸引企業布局
觀音區的產業優勢相當突出。鄰近桃園國際機場、西濱快速道路、高鐵桃園站及國道二號,形成完善的交通網絡。隨著電商、冷鏈與物流產業需求快速成長,觀音工業區具備轉型為北台灣物流樞紐的絕佳條件。這筆交易的促成者、世邦魏理仕台灣董事總經理林敬超分析:「觀音擁有完整的產業廊帶,工作機會多、企業發展前景看好。這次交易顯示,即使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下,優質的工業土地仍然獲得企業青睞。」
產業發展帶動房市需求
觀音工業區的產業發展直接帶動當地房市。緊鄰工業區的草漯重劃區成為最大受益者,該區域周邊有觀音工業區、大潭工業區、大園工業區、桃園科技園區等產業廊帶,提供龐大的就業人口紅利。當地房仲業者指出,草漯重劃區這幾年推案多以小量體社區為主,多為數十戶規模。目前單價2字頭尾還有新案可選擇,不少新案已來到3字頭。雖然價格有所上漲,但相比青埔特區仍顯親民,因此去化速度較快。
市場調整機會
去年9月中旬至今,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確實讓房市買氣降溫。今年草漯的預售屋買氣偏弱,價格收斂明顯。預售屋業者轉為低調,房價不敢開太高,紛紛祭出優惠付款、送裝潢與家電來吸引客戶。成屋市場反而獲得青睞。目前屋齡約3~5年的電梯華廈與大樓,單價24-25萬元就能買到,屋齡新、總價親民,吸引不少自住客。購屋族群不僅來自在地與周邊區域,甚至還有從新北來的剛需民眾。
未來發展前景
觀音區的發展潛力還不止於此。未來桃園航空城的開發,將為區域帶來更多利多。產業、交通、人口三大利基支撐下,觀音正從傳統的工業區形象,逐步轉型為產住合一的現代化新興區域。專家認為,觀音區的房價雖然已有漲幅,但相比雙北和其他桃園熱區仍具競爭力。在產業持續進駐、交通建設完善的背景下,觀音有機會成為北台灣下一個房市亮點區域。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