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祭出稅務紓困措施 助企業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
為緩解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對國內產業的影響,財政部宣布多項稅務協助措施,展現政府穩定經濟的決心。這套被稱為「稅務紓困方案」的配套措施,包含申報期限延長與彈性繳稅兩大主軸,預計將於5月17日正式發布實施細則,協助受影響企業與個人度過難關。
所得稅申報期延長一個月
財政部決定將原定5月1日至31日的所得稅申報期,全面延長至6月30日。這項措施考量到許多企業正全力因應關稅變局,可能無暇兼顧稅務申報作業。值得注意的是,這次延期適用範圍廣泛,同時涵蓋個人綜合所得稅與企業營利事業所得稅,讓納稅人能更從容地完成申報程序。
10大稅目可免息延分期
在繳稅彈性方面,財政部擴大適用範圍,允許10種主要稅目申請免息延期或分期繳納。這些稅目包括:綜合所得稅、房地合一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房屋稅、地價稅及使用牌照稅。根據新規,受影響納稅人最長可申請延期1年,或分36期(3年)繳納,且全程免加計利息。
財政部強調,這項紓困措施將秉持「從速、從寬、從簡」三原則辦理。納稅人只要在美國評估及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影響期間,出現繳稅困難情形,即可依《稅捐稽徵法》第26條規定申請協助,不受應納稅額多寡限制。審核標準也將從寬認定,簡化申請程序,確保受影響企業能及時獲得協助。
排除適用稅目有原因
財政部說明,部分以財產為課徵標的的稅目,或屬代繳、代徵性質的稅捐,如遺產稅、贈與稅等,因納稅義務較不受關稅政策直接影響,故未納入本次紓困範圍。這項區分顯示財政部在制定政策時,已針對不同稅目特性進行差異化考量。
業界反應正面
工商團體對這項措施普遍表示肯定,認為在國際經貿環境動盪之際,政府能主動提供稅務緩衝空間,有助企業維持現金流,爭取轉型調整時間。尤其對進出口貿易、製造業等直接受關稅衝擊的產業而言,這項政策無疑是及時雨。
財政部呼籲,受影響納稅人應密切注意17日公布的正式審核原則,並在規定時限內提出申請。相關稅捐稽徵機關也將加強宣導,協助民眾了解適用條件與申請流程,確保政策效益最大化。這波稅務紓困措施,可視為政府穩定經濟的重要一環,後續是否會有更多配套方案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