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屋市場進入「下修三部曲」 專家示警:解約潮高峰將至,斷頭潮恐年底浮現
台灣房市自2024年第四季進入調整期,中南部成屋率先領跌,而原本被視為較具抗跌性的預售屋市場,也在2025年第二季開始明顯鬆動。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指出,預售市場正經歷「換約潮、解約潮、斷頭潮」三階段下修,目前解約潮已進入高峰,若市場無明顯利多,年底至明年初可能迎來斷頭潮,呼籲央行適度鬆綁限貸政策,避免市場過度萎縮。
預售屋下修落後成屋 建商「暗降」撐盤
不同於過往房市反轉時預售屋率先反應,此波調整由中南部成屋領跌,預售市場則因建商資金充裕及顧慮已購戶反彈,初期仍以贈送裝潢、家電等變相降價方式維持價格。然而,隨著交易量持續探底,預售屋價格在第二季開始鬆動,部分區域甚至出現投資客「平轉」求售現象,顯示市場信心已明顯轉弱。
解約潮加速 斷頭風險隱現
李同榮分析,預售市場下修分為三階段:
1. 平轉期(換約潮):投資客讓利出場,此階段已於2024年結束。
2. 認賠期(解約潮):2025年上半年中南部已出現近千件解約,主因預售屋禁止轉售政策(2023年7月後簽約者不得轉讓)及價格下跌預期,導致買方寧願認賠解約。
3. 斷頭期:若房價跌幅擴大,部分買方可能因無力履約而斷頭,此現象最快年底浮現。
建商讓利壓力增 籲政策調整避免爛尾樓
面對資金斷鏈風險,部分建商已開始調整價格,但若降幅不足,恐引發更劇烈的投資客拋售潮。李同榮建議,央行應對首購與換屋族選擇性鬆綁限貸,避免交易量過度萎縮衝擊產業,同時降低爛尾樓風險。
市場調整期 自住客可伺機進場
當前預售屋市場進入深度調整,價格下修趨勢確立,但對於自住客而言,反可能迎來較佳議價空間。專家提醒,購屋前應審慎評估財務能力,避免因貸款成數不足或利率攀升導致違約風險,同時關注政策動向,掌握市場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