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板輕軌第五次送審!高架增至九站、全程縮十一分鐘 新北盼中央支持加速動工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新北市泰板輕軌再度送交中央審查,這已是第五次提報。市長侯友宜昨(13日)親自到F21站預定地視察,他表示,此次市府將原規劃的二處高架車站增加至九處,列車行駛速率同步提高,全線行車時間可縮短十一分鐘,對獲中央核定抱持高度信心,期盼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共同推動新北交通建設。
泰板輕軌全長十.三公里,規劃十四座車站、一座機廠,路線涵蓋泰山、新莊、板橋、土城及中和,並可轉乘捷運新莊線、板南線、萬大中和線,以及台鐵浮洲站,預留銜接機場線的空間。市府指出,這條輕軌不僅改善地方交通,也將帶動沿線地區都市更新與生活便利性。
回顧歷程,泰板輕軌自2023年5月首次提送可行性研究報告遭駁回後,歷經多次修正。交通部曾指出,土地開發收益應屬自償性經費,要求市府研議提升運量及營運收入。市府此次依中央建議,將二處高架段延長,增加七座高架車站,高架段總長達7.3公里,列車行駛速度提升,整體行車時間可縮短十一分鐘,兼顧效率與運量。
侯友宜強調,近年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後,中央捷運補助款減少幅度達七成多,對地方財政壓力大。泰板輕軌第五次送審,他期盼中央能給予更多財務支持,加速核定流程,使工程早日動工,不僅能節省經費,更能帶動新北整體發展。
對於地方議員而言,泰板輕軌既是土城第五條捷運,也被視為區域交通完善的重要一環。江怡臻指出,過去兩年輕軌屢次被退件,期盼中央這次核定不要再拖延,避免成為新北發展絆腳石。另一方面,黃淑君提醒,設站位置仍需審慎評估,特別是浮洲站與台鐵的距離,以及板南線銜接的便利性,唯有符合民眾使用需求,運量才能真正提升。
M觀點:
泰板輕軌的多次送審,折射出台灣地方建設在中央審核、財務壓力與民眾需求間的三重考驗。新北這次高架增站、縮短行車時間的調整,顯示市府積極解決運量與效率問題,但最終是否能落實,仍取決於中央支持與合理規劃。對民眾而言,輕軌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生活便利與區域發展的指標,地方與中央若能合作順利,才能真正讓這條線成為新北交通亮點,而不是紙上規劃。圖/新北市地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