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度流標凶宅翻身 高雄文山特區公寓251萬搶標成交
高雄文山特區周邊一間曾發生非自然死亡案件的老公寓,歷經三年、八次流標的坎坷命運後,終於在22日的四拍中迎來轉機。這間位於三民區民信路的46年老公寓,建坪30坪,因2015年發生民眾在屋內輕生事件成為凶宅,自2021年首次法拍以來,底價從430萬元一路下殺至238.2萬元,相當於打了55折,最終吸引4組人馬競標,由自然人以251.3萬元得標,溢價5.4%。
這間三樓公寓的法拍之路堪稱曲折。寬頻房訊發言人徐華辰指出,該物件曾在2021年三拍時以340萬元標出,卻因故取消得標,此後進入漫長的流標循環。直到今年進入第三輪法拍的四拍階段,才終於以每坪單價僅8.3萬元的超低價成交,這個價格不僅遠低於區域行情,甚至比同棟非凶宅公寓的市價打了近6折。
住商不動產鄭啟峯分析,這筆交易反映出高雄房市高漲下的特殊現象。位於覺民商圈的這間公寓,雖然背負凶宅標籤,但周邊生活機能優越,鄰近鳳山最熱鬧的文山特區,商業活動蓬勃發展。在高雄房價節節攀升的背景下,低總價的老公寓反而成為預算有限的首購族另類選擇。
根據當地行情,該區域40年以上公寓的一樓住家單價約30萬元,若具店面效益更可達40-50萬元;二、三樓單價約20萬元;四樓以上則落在15-17萬元之間。相較之下,這次法拍成交價確實極具吸引力。即便考量凶宅因素,租金收益仍具一定水準,正常三房公寓月租約1.2-1.5萬元,凶宅則約8000-1萬元,換算投報率仍有3.8-4.7%。
更值得關注的是,這類老舊公寓在危老都更政策下潛藏增值機會。鄭啟峯指出,一旦參與重建,不僅能擺脫凶宅標籤,更有機會獲得全新市價的房產,這或許是買家願意接手的主因。這次成交案例顯示,在高房價時代,即便是特殊物件,只要價格夠吸引力,仍能找到市場定位,也反映出投資人對老屋重建價值的看好。圖/google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