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億土地標售遇寒冬!台中三大熱區173筆土地恐淪「票房毒藥」
台中市地政局將於9月9日舉辦今年第三次整體開發區土地標售,釋出的標的數量創下近期新高,共計173筆土地,總底價約227億元。這些土地分布在水湳經貿園區、13期與14期三大熱門重劃區,地段條件與建設題材都相當吸引人,按理應是市場搶手貨。然而,現階段房市氣氛低迷,開發商普遍抱持觀望態度,讓這場標售雖有「亮點區位」加持,卻難以掩蓋市場的冷感。
多位開發商私下透露,高利率環境下,資金成本壓力沉重,加上房市銷售去化速度放緩,土建融審核條件愈趨嚴格,要在此時大手筆進場買地風險相當高。有業者甚至半開玩笑地說:「不只是觀望,是根本買不起。」市場保守心態蔓延,使得業界普遍預估,本次標售的整體標脫率可能僅落在二至三成之間。
從過去的數據來看,市府今年前兩次土地標售的標脫率分別只有20%與17.6%,溢價率也僅約3%,顯示買方在價格上的接受度有限,即使是具備開發潛力的區域,也難以引發熱烈競標。這反映出在資金與銷售壓力雙重夾擊下,開發商對於購地策略比以往更加謹慎,寧可保留現金流,也不願在不確定的市況中積極加碼。
此次標售中仍不乏高價焦點標的。位於西屯區的逢大段21地號土地,面積約1,622坪,屬於創研專用區,底標單價每坪約112.4萬元,總底價高達18.3億元,被外界稱為「地王」;另一塊位於南屯區昌明段309地號的土地,面積約1,442坪,底價14.13億元,每坪單價約98萬元,則被視為本次的「地后」。雖然這些地段有逢甲商圈、超巨蛋、捷運等題材加持,但若市場資金面與銷售前景未見好轉,能否吸引積極出價仍是未知數。
整體來看,本次標售案地段條件確實具備吸引力,但市場的實際反應仍將取決於整體經濟環境、房市買氣與金融政策。對開發商而言,當前不僅要考慮土地未來的開發潛力,還得權衡短期資金壓力與銷售風險。在高利率與保守投資氛圍籠罩下,這場規模龐大的標售,或許更像是市場情緒的試金石——能否引出買方熱情,將成為觀察後續台中土地市場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