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屋逃稅漏洞縮小了!財政部專案查核,半數房東遭補稅
【M傳媒房產中心/專題報導】
一紙來自國稅局的通知,讓成千上萬的包租公包租婆措手不及,台灣正掀起一場針對租屋逃漏稅的全面查緝行動。
「查獲率超過五成」—這驚人的數字背後,是財政部近年雷厲風行的個人房屋租賃所得查核行動。根據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針對持有多戶非自住房屋的租賃所得查核,查獲逃漏稅的比例高達50%以上,顯見租屋市場逃漏稅情況極為普遍。
查核計畫成效驚人,補稅金額驚人
房產達人 張惠山指出,財政部自2021年8月起辦理的「加強個人房屋租賃所得專案查核」計畫,成效遠超預期。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顯示,從2020至2024年間,需補徵件數及稅額呈現明顯增加趨勢。驚人的是,2023年個人不動產交易需補徵稅額高達22.25億元,而營利事業不動產交易所得稅專案查核則需調整所得額63.83億元。這些數字凸顯了不動產交易與租賃市場逃漏稅問題的嚴重程度。
多屋族成重點查核對象
財政部的查核行動特別鎖定持有多戶非自住房屋的納稅人。2021年首先針對持有10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者的租賃所得進行查核;2022年更擴大到持有5戶以上的所有者。這些高風險案件的查核成果驚人—持有10戶以上的查獲1,007件、補徵稅額9,985萬元;持有5戶以上的查獲3,961件、補徵稅額高達1億7,968萬元。如此高的查獲率顯示多屋族逃漏報所得情況相當普遍。
查核手法與數據比對
房產達人 張惠山提醒,國稅局透過多管道數據比對來發現異常。包括:
租賃契約公證資料:許多房客為申請租金補貼而公證的租約,成為國稅局掌握租賃事實的線索
水電瓦斯使用紀錄:異常的使用量可能顯示實際居住情況
網路租屋平台資料:從各大租屋網站蒐集的出租資訊
鄰里通報與檢舉:來自社區的檢舉情報
租金補貼申請資料:從內政部取得的租金補貼申請資訊
這些多元的數據來源,讓國稅局能交叉比對,找出疑似逃漏稅的案件。
租屋市場黑數龐大
房產達人 張惠山說明,根據民間估計,台灣租屋市場長期存在高達八成的黑數,多數房東未誠實申報租賃所得。
這種現象衍生出一連串問題:房東普遍以「不報稅」作為招租條件,甚至在契約中明載「稅金由房客負擔」等條款。房客擔心舉報後被漲租或驅趕,往往選擇沉默。部分房東採用「包稅制」,即租金內含稅金,但房東仍不申報。這種長期存在的陋習,隨著財政部加強查核,正逐漸被打破。
納稅人權益與義務
房產達人 張惠山 建議,面對財政部的加強查核,納稅人應了解自身的權利與義務:
房東可選擇最有利的申報方式:核實減除43%必要費用,或按財政部頒定的必要費用標準計算。若能提供具體證明文件,核實減除可能更為有利。誠實申報的房東可避免後續的補稅加罰,國稅局對故意逃漏稅行為,除補徵稅款外,最高可處三倍以下罰鍰。
房東若有困難,可主動向國稅局申請分期繳納,避免強制執行。
未來查核趨勢與建議
立法院預算中心建議,財政部應繼續強化查核作為,顯示這波查稅行動不會輕易放鬆。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包括:
科技查稅:運用大數據分析,更精準鎖定高風險對象
跨機關合作:加強與地方政府、內政部等單位的資料交換
金流追蹤:透過銀行體系掌握租金收付情形
提高檢舉獎金:鼓勵知情人士提供逃漏稅線索
對於房東而言,與其提心吊膽擔心被查獲,不如主動申報並了解相關節稅規定,才是長久之計。
張惠山 隨著財政部查核技術不斷精進,租屋市場透明化已是不可逆的趨勢。
對於長期被視為地下經濟的租屋市場來說,這場查稅風暴短期陣痛難免,卻有助於建立更公平的稅制環境。對於誠實納稅的房東而言,這也是一個重新檢視自身稅務規劃的契機,在合法範圍內節稅,而非冒險逃漏稅。畢竟,合法節稅是權利,違法逃稅是風險,面對國稅局日益精準的查核能力,這條界線愈發清晰。
張惠山(山哥來了)
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128101607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官網
群洋國際地產集團 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chiunyang591
日盈不動產社會住宅包租代管

